一、相關書訊

  類屬中國詩評論、哲學與原理的《詩歌鑑賞入門》,由萬卷樓出版。作者魏飴援引許多中外詩作加以徵驗所述,並詳熟地以自身領會解釋詩歌鑑賞的要領與難處。作為引領的窺探,奧妙已隱而浮顯,用力注入的心意,行段之間沛然胸前,實踏的履終會留下深印的痕跡。鑑賞方法習讀之餘,那分對詩歌的拘執,的確充溢同般愛渴的人。此一固著非得從鑑賞開始,認識實為交心之初源,此書即刻啟示了一知半解的筆者。知皢,何等快意。

二、內容摘錄

1.詩的含蓄美,在表現形式上總是體現出「以一當十」、「咫尺萬里」的高度藝術概括的特點,正如艾青所說:「是一種飽滿的蘊藏。」P.35

2.…詩歌鑑賞就是以作品所提供的形象語言為根據的感受和體驗,其本質是對生活的一種認識活動。P.100

3.詩人的風格表現在立意上、構思上和語言上等,往往也就是作品「異采」之所在。P.236


三、我的心得

  讀過詩嗎…,一種文字與生活深切相涉的體裁,凝密綿稠的內藏興味旋蕩,而含蘊的明光往往反映出不凡的情志。人如詩,詩即化一己之念為文句,不張揚底明確而飽滿,字詞準當、隱然不露其來處。可愛亦多情的種子,若曉得植育,花會多芬妍、果實何其令人盼守啊。然而要讀懂並領受詩的美韻,鑑別及欣賞不可或缺的,就屬一顆企望認識的心。這就像饑渴會主動尋覓飲食一樣,求了知實為入門的關切,若無此,其餘皆成空談。那遙對之美,一行刻印一分感受,漫湧而溢的不止詩人勾勒的風景,更為讀者的絲絲情動。在各有其察下又同觀一美,如此異妙,有待品賞的眸多次淺酌,滋美味濃直如夜裡夢,唯有經歷方得知解。

  欣賞除愉悅的過程,也注重自發的想像。每個人因生活歷程、天性及育成等不一的交相作用,從而對同首詩生起類中存異的觀照,這也是詩較其他文類有趣的地方。字詞、行段間並不如散文般亦步亦趨,舞動的詩跳得起興,想一眼捉住每個腳踏,實在困難。唯有再識見於或忘之後,才又突然憶起騰躍的律、翻轉的韻。積蓄後奔洩的暢流、沉浸其中的迷醉,什麼品第的詩呈現的便怎番地溢湧。而文詞的意精準、音韻的諧和,以及詩人態度的執持,皆為意境營就與否的所在。

  對詩作的理解雖各有所得,但終不離文本的原始形貌。通篇感觸凝聚成一種意境,基於語言又脫解而出,如般奇妙主要因為留空。有空隙才能納受,就像未完成的故事引人追探,沒道清楚卻反而多了填充的自由。創作本就不應被拘限,格式、句法或詞組都應切裂。唯記真誠下產出的豐碩;不勝反敗的求絕激砥,時常,佳作就此運轉;名著也油然萌生。精緻簡練要求著詩,天賦含蓄不需多說,拂掠的情思如何捕捉,讀詩吧。

  再談鑑別,詩的優劣只明白的一句,個人的風格及底蘊。若模仿也稱得上創作,無有是處可能還略勝一籌。如非發自己意感動的情,又怎會留有一首首的傳唱。不把認識看作真,希求物欲是外境的障礙,這可由作品中悉知,高下也因此而判。獨具一格的,每每必須歷經一番鍛鑄、錘鍊,所謂真金愈煉愈見其純,人也是,詩更不加贅言。多美好的語言,何不試嚐看看。一起歌那詩之中國,許現代一古典之美吧。

四、討論議題

  詩的認識以鑑賞為出發,吟誦時特有的音韻美與意境浮掠的交錯,詩人感發之情便逐一映現。心神領會的景象莫能形容,但又通過文字,表達不在紙上,而胸中詩情之充盈又無能辨解。神妙,詩如此,所用的心情念狀也一般。好似望山眸中並非山,漫游的僅有思,逸脫飛逝的不是風,所見,獨有飄然漾起的雲波。觸動存於隻言片眼,可不被囿限才是任意的悠遊。美之於詩,善攜真仍不夠,還得自然的隨由,完足於焉備具。無可言說、另尋出路,依於文字又超而脫越,記與忘已合一,差別、矛盾同生的景,情發意萌的片刻,詩啊…,怎般的穠華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