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系再創造──我的詩很DV
作者:喜菡

壹、何谓DV詩?
DV是Digital Video的簡稱,意謂以數位攝影機製作出來的影像作品。而「DV詩」顧名思義就是「以DV為創作媒材的詩作品」。
為什麼製作DV詩?
一、視覺再創造
影像一直是眾多詩作者極力拉攏的創作媒材,電腦發明後,更多的flash程式使靜態詩有了更活潑的動態演出。雖然簡易的flash程式可學,但要有優美流暢的畫面,畢竟要仰賴繪圖功力,這些功力卻非常人輕易可及。於是運用數位攝影為創作媒材,就成為粗具美學概念,卻無電腦繪圖能力的詩作者的另一選擇。
二、一切崇新
詩重在新意,DV詩並非向潮流靠攏,是主動借取潮流資材,使詩更生動,更可讀。詩可以靜、可以動,DV詩是新體會、新經驗,更期望引起新注意、新潮流。
三、全民詩運之端
詩該大眾?該小眾?此議題經常引為論辯。個人以為,推行DV詩,不是媚俗,而是放軟身段,與其讓非詩人在我們自以為是的文學圈子外觀望,何不拉進他們,用他們樂意接受的影像,讓他們讀一首好詩?寫一首好詩?

貳、如何製作DV詩
一、類型:
DV其實只是一台傻瓜式的動態攝影機,方便、輕巧、易上手。DV詩類型有兩種:一為靜態攝影作品串連(如:喜菡製作的席慕蓉詩《一棵開花的樹》);一為動態攝影剪輯《雲天詩《紅毛港的黃昏》、喜菡詩《飄》)。兩種作法皆須整合眾多元素去達到所要的詩境。
做法一:
OS及文字與畫面並進──若是運用此方式呈現,建議剪輯出來的畫面必須與詩意緊扣。且播放節奏務必放慢,方能使讀者看清聽清,且了解詩意。如:喜菡詩《一夜油桐》
步驟一:確定每一首詩的文字段落與OS的節奏
步驟二:依節奏拍攝剪輯所需畫面
步驟三:選擇適合節奏又能展現意境的配樂
做法二:作品(文字)放在影片最後──利用影片畫面營造詩境,影片結束後,再緩緩推出作品(文字或OS),讓讀者咀嚼再三,留下餘韻。此種表現方式,影片畫面無須完全扣合文字內容,重在詩境的推動就可。如:喜菡詩《飄》
做法三:分段分節插入文字表現亦無不可。此法可讓讀者有停下咀嚼的空間,但相對的,營造的氣氛容易斷裂。
二、拍攝:
既是動態,就要善用動態影像功能,要能充份掌握片中的FRAME SIZE。初學者通常不是偏好ROOM,就是畫面膠著不動。從頭至尾幾乎是同一SIZE。在一部影片中,若能有全景、中景、特寫、大特寫的交互使用,會使影片更活潑。手持攝影在沒有把握平穩情況下,最好不要前後zoom或左右pan,可拍不同size,cut in跳接。多利用廣角端拍攝,畫面較為穩定,然後以攝影機就被攝物體,以取得不同物體比例大小。運鏡時停止呼吸或非常平順而緩的小吐氣,可利用「運氣」來完成拍攝。zoom 的前後至少要留4秒,剪輯時就有廣角端、zoom 過程及望遠端三段素材可選擇。影片要有起幅、有落幅。若前後兩端都缺,會有沒頭沒尾的感覺。
三、剪輯:
DV詩畢竟不同於一般DV作品,文字才是主體,影像只是副體,這是製作前該有的體認。若有OS,更須以聲部為剪輯主件,再以影部搭配。
1.轉場單純
剪輯時加入太多轉場效果,只會喧賓奪主,使文字及聲音退為次要角色,再加上過度的轉場,反而減弱詩境的連貫,造成閱讀的干擾。DV詩的畫面處理最好是「緩緩地、淡淡地」,所以淡入淡出的轉場效果,最能將觀者帶入意境。但轉場效果不得過量,有時寧願採用cut接,更能表現影片的張力。
2.格剪精準
剪輯軟體不必太複雜,但至少要能精準的「格剪」。DV詩片長通常不長(以不超過五分鐘為宜),精確地計算格數,可以使詩有流暢的「呼吸」,且能正確的掌握詩的節奏及旋律。
3.字幕素淨
要使讀者可以同時清楚的閱讀畫面及文字,畫面上的字幕千萬不要太「炫」,且出現的位置及顏色不要隨意更換。
4.字幕與OS的搭配
若同時呈現畫面+字幕+OS,最好的搭配方式為一段畫面插入一句字幕及OS。每段轉場畫面完成後,也就是下一個畫面完全清晰呈現後,再同時出現字幕與OS。段落若未能處理好,往往會影響整體氣氛。
5.配樂適當
配樂最好採用單純的樂器演奏,聲音壓低,只當做背景音樂就好。配樂用來輔助詩境的完成,所以,不一定要全片加樂,下的時機適當,才能收增強效果,否則將失去作用,且造成干擾。如喜菡製作的《錯誤‧鄭愁予》,配樂只在末尾進入。
6.結尾處理
作品若屬於做法二,也就是影片結束後,再推出作品(文字或OS)。在影片最終畫面,建議可將畫面凍結,再送出詩作。例如喜菡的作品《飄》:結尾的畫面定在咖啡杯放在桌子的剎那,然後緩緩的fade out,與最後的主題詩重疊,夕陽美景殘留腦海,詩就更有味了。

參、DV詩的遠景
一、受到肯定
這樣的努力,已得到正面鼓勵。某位從不讀詩的工科老師說:「這樣的詩容易打動人心。」另有學生說:「這樣的詩才想讀嘛!」以及「這堂課是少數詩與AI结合,應該會是未來的驅勢吧。也希望可以留一些浪漫給頭大身體小的人嘗嘗,邊工作邊織詩很不錯。」「它教育了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應將緊迫的自己,好好放鬆一下。」DV詩是躁亂社會中一句清音。DV詩沒有硬梆梆的理論基礎,有的只是一顆柔軟的心;DV詩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讓更多不讀詩不寫詩的人進入詩的領域,並開始讀詩寫詩。能影響一個人,相信就能影響一群人。
二、普及化之可能
DV拍攝下來的素材是數位的,與家用電腦形成一個方便的工作平台。拍攝內容可以立即在電腦上後製剪接。微軟的window系統中,亦包含簡單的剪輯功能。近年來,台灣數位相機普及,兩年後,人手一支DV亦非難事。因此,在影像全面佔領國人生活時,再造的DV詩,或可能成為年輕人在漫畫、三D電打之餘的另一選擇。




本文多年前發表於掌門詩刊
未來DV將漸被HDV取代
所以
或許稱「影片詩」較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