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人類不管傳播事業如何的發達,以訛傳訛的事實依舊層出不窮。事實上,在今天媒體發達的世紀裏,造訛詐騙更是變本加厲。就以「宮保雞丁」這品菜為例;百餘年來,四川人都說這是他們天府的名菜,山東人也說是他們魯菜之一。

然而根據考察證實,它的元祖應該是屬「黔菜」、而非「川菜」、亦非「魯菜」。這話從何說起呢?現且就讓我說個故事,來驗證一下它的來歷。服役之時,某季之聯合打靶,我與第九鎗班長陳九青士官長留守基地。偌大的空軍基地,只有我們十二個人留守。

連長下令由陳班長代理部隊長,管理節制我們十一位台灣充員士官兵。人少好管理,所以,半個月下來事事平安樣樣順遂。因此,在打靶季結束論功行賞之時,他老人家也被列在褒獎之行列。

陳班長是貴州人,他的外號就被叫成「陳鬼子」。當時軍中流行的順口溜,說啥麼「四川格老子」、「廣東侉子」、啥子啥子的順口溜一大串,可惜退伍已久無法唸齊。陳班長善廚藝,每次部隊喜事或逢年過節加菜,連長便將廚房交給他去負責,這一頓保證大夥都吃得眉開眼笑。

在我們連上有五個貴州人四個四川人,這兩省人馬湊在一起格格不入,常為小事吵得天翻地覆。二省語音腔調軟硬各異,吵在一道,比看京戲還要過癮。

某日,川籍李班長在廚房露一手廚藝。一盤宮保雞丁在爆香之後迅速下鍋,剎那之間!整個連上洋溢著辣味與香味。就連在中山室撞球的袍澤們,也都被這股霸氣的香辣味,燻得涕泗縱橫咳嗽不斷。

儘管如此霸道之香辣,端上桌來立即一掃精光。見到大夥吃得那麼高興,李班長不免洋洋得意的自誇起來。他大吹大擂的說,「宮保雞丁」是他們四川菜裏的天王。此說一起惹毛了陳班長,兩人在餐廳裏就吵了起來。幸好副連長出面打圓場,這才沒將事態擴大。

這次留守趁著旁邊無人,我偷偷的請問陳班長,那天他的火氣怎會這麼大?陳班長平熄的心火再度被我挑燃,他忿忿不平的說:那耗子當天吹牛吹得太過分啦,大言不慚的說「宮保雞丁」是川菜天王。

「我呸!」也不想想它的老家在哪裡?見他X的大頭鬼,他可能連「宮保」是啥都不懂,竟敢在我魯班面前玩斧頭。嘴角抿著一股輕視笑意,話中猶是辣味十足!我順嘴回答說「宮保」不就是辣椒嗎?

他得意的說:「嘿嘿,這樣說法簡直笑掉人家的大門牙嘛。」我趁機奉上一支香煙,並還幫他將火點上。香煙點燃之後,他深深的吸上一口,然後悠悠的吐岀煙圈,一個接一個裊裊的飄上空中。煙癮過足了,他才悠悠的開口說:

「宮保」是官名,太子少保的意思。不過是一道地方小炒之菜,為何會被稱做「宮保雞丁」呢?班長頓了口氣接著說:「它來自清朝太子少保丁寶禎,他是咱貴州人,曾任職於四川與山東。此人特喜食家鄉之「辣子雞丁」,每有宴客必以它當作招牌菜請客。

接受宴請者為對主人示敬,故以其官職冠於食品上,因而得名為「宮保雞丁」。這就是它的淵源,哪像耗子所說,是他們家鄉的名菜啊!順著瓜藤摸著瓜,我抓住機會就打蛇随棍上。問問陳班長是否可露兩手,隨便炒個上桌讓我等過過癮?

有人誇獎最是窩心,他很高興的回答說:「那有啥問題,撿日不如撞日,就今天炒個來吃吃吧。」於是他找來駕駛班長,用小吉普載他上鳳山的「兵仔市場」採購需要的物品。

他買回一隻土雞,一大堆的辣椒薑蒜等調味品,還有一大包的脫去皮衣的油炸花生米。人一回到連部他立刻下廚料理,先將雞肉取好切成丁塊,然後辣椒泡水帶籽與薑蒜一起剁成泥狀備用。至於其他瑣碎需要做的工作,他就交給我去做。

但見他人走近火灶,劃根火柴將灶火點燃。火猛鍋熱,溫度已夠,他便將切好之雞丁倒入鍋內快炒。接著見他依序加入醬油、糖、醋、蛋白與酒釀。拌炒七分熟之後,再將蒜薑椒泥、豆瓣醬、花生米、倒入鍋內與雞丁同炒起鍋,香噴噴熱辣辣的「宮保雞丁」成功矣。

不過,根據個人所見,這種黔版的宮保雞丁與川味的確有所差別。川味用乾辣椒切段拌炒,起鍋再加花生米與花椒,麻辣燙口乾濕皆宜,因此在搭配上,川黔各具勝場。但列入魯菜之宮保雞丁,則與黔菜較為相近。

大夥吃了評論見仁見智,但我覺得各有所長而不予置評。不過,這回能夠吃到正宗的「宮保雞丁」,口福真是太好啦。退伍後回到家鄉,我曾將這品絶味親自下廚試做。端上桌家人都說還可以,只是連個盤底都被刮得清潔溜溜,而晚到一步的我,只能望盤興嘆,這樣也未免太過份了吧!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