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涼了以後]---看多媒體音樂話劇半生緣

◆戲劇欣賞及劇本創作討論◆
每日限貼兩篇

版主: 洪春峰言葉

「我們回不去了…。」,隔著幕幔,舞台在旋轉。偌大的書櫃,附著一雙張愛玲窺視的眼睛,看著舞台下的我們,閱讀著觀眾的表情,一悲一喜,「我們回不去了…。」

六月的天空,充滿張愛玲情調。舞台上打著與電影開始相同的投影幕幔緩緩拉上。隨著扮演顧曼楨的劉若英紅手套節拍,和著一旁高掛的時鐘,滴答、滴答,一點一滴進入《半生緣》張愛玲建構的時光隧道。

《半生緣》話劇,似乎要與張愛玲的文字做一番融合,並與時間呈拉拒狀態。所以在服裝考究上,做了反時代的突破,不再拘泥於旗袍、長袍馬掛,用樣式簡單的服裝,呈現”清純”印象。書櫃與思想相撞擊,企圖帶領著觀眾,在立體的舞台上,有著“閱讀”的樂趣。一張長桌,所有的演員就在長桌上,完成了一齣音樂話劇。書櫃的反面是極生活化的日用品擺設,反應著十多年流離後,時代的變遷。以極致現實生活,強調再也回不去當年天真浪漫的悲哀。導演的企圖心在此,將冷、熱呈現於安東尼.韋瓦第(Antonio Vivaldi)的四季協奏曲(The Four Seasons),在空間中四處流竄。

許多人對張愛玲文字本身有太多太多的情感。她的文字媚力,她的細膩,在多數人的心目中,任何的評論,任何有關她的藝術作品,對大家來說的是多餘。也許有很多人情願徜徉在她的文字海,也不願意看人這樣用商業的包裝,蒙蔽了原本”文字藝術“的本質。這樣說似乎對《半生緣》話劇有點殘忍。同樣的,我最喜歡的演員劉若英及張艾嘉,也有著過多的期待。劉若英在上次電視劇〔她從海上來〕的演出,我已經看不到她的靈魂。為演戲而演戲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在此《半生緣》,我還是失望了。一個演員在舞台上,必須忘記自我,融入角色的藝術與靈魂體重建,不能只是為演戲而演戲,這是我一再強調的重點。甚至一個好演員他(她)除了故事本身的角色外,隱約中,仍然可以看到演員本身的自己,也就是他扮演的角色並不只有一個表相,而是多重角色。張艾嘉的聲音是感性的,但是感性的背後,我看不到她的”作用”,最後在電影幕幔中還“現影”出來嚇人,實在令人費解。
 
《半生緣》多媒體音樂話劇,在我看來是一場有影像的音樂廣播劇。閉著眼睛聆聽,比睜開眼看毫無動作的演出,讓我折服。書櫃為什麼不弄成不規則狀?例如:前後排列成斜型;或朋友說的以迷宮呈現,做更多樣化的立體空間。這樣表現的手法,用讀劇本的方式,將所有的演員囚禁在那張長桌,賴著那張長桌,做著你拋我接的角色自述。三個多小時,演員背書接力賽,發揮了最大的極限後,老實說,我並沒有太多感動。而是在最末,又出現電影幕幔,時空的交替、上海的變遷,及其幕幔內,書櫃一邊意外重逢的顧曼楨與沈世均,與背面日用品櫃這一頭許叔惠與石翠芝,這兩對遺憾的男女在情感缺口、旋轉交錯的舞台,呈現對比畫面時,我才稍微釋懷、稍覺得舒坦。因為不再說話了,一切都成過去,空間所凝聚的冷,在熱氣消退下。

據悉《半生緣》話劇,票房極佳。在滿是賓客的同時,劇場人員是不是也該有所醒思,如果今天抽掉張愛玲的劇本,抽掉演員劉若英,你能呈現給觀眾的是什麼?大家都追逐著張愛玲,利用了張愛玲…。

我想,一杯熱水涼了以後,有時,一飲而盡最好。帶著張愛玲受傷的靈魂,「我們回不去了…。」,喃喃的口囈,催眠似地,我緩慢離開,心裡有無限悵然。
  
06/22/2004
戲劇需要好的劇本演員導演等等
戲劇是多角色組合

誠如紫鵑所言
觀眾往往迷信"名角"
所以
不是名角
就往往被人忽略

對那些為戲劇努力一輩子
而且的確做了好戲的人
我們不只致敬
而且
應該給予實質鼓勵

最好的方法
就是到劇場去

我們有太多資源
浪費在不該浪費的地方
如果能撥一些
一些些就夠
給這些戲劇工作者
提供他們繼續努力的機會
相信
台灣的戲劇不會只是如此

那天聽到南風劇團說
他們上演一齣戲需要一百萬
只核准了兩萬

...........

喜姐:

妳說得沒錯
實質鼓勵
最好的方法
就是到劇場去
給予掌聲

說來真不好意思
這是人家送我的票卷
我還給人家批評得很慘

經費有限
其實這我也很有意見

有某單位為了某大人來訪
大肆裝潢增加設備
結果只來一下下

如果這些錢用來做公益
或贊助藝術團體那該有多好
會把臺灣帶入一個有文化人文的境界
那時也好愛這齣劇,結束後立即寫了感想,刊登在此與愛好者交流,願舞台永遠充滿票房與掌聲
-----------------------------------------------------------------------------------------------
舞台上有盆盛開且凋零的白玫瑰,略微數過,大概是八十朵左右,透明花瓶的那弧線,總叫我聯想到大提琴--女人的身體藏著男人的聲音。上半場情景還天真濫漫時,我只注意到盛開部分,灰色煙塵籠罩的下半場,散落的花瓣反而常吸引眼角餘光,這人生花謝花開本都必經,擺置於一處也無不可。別要怪我感傷起來,因為這是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

林亦華、胡恩威先生聯合編導,劉若英、廖凡、丁乃箏等主演的多媒體話劇『半生緣』,從去年開始一路從香港、澳門、北京演來台灣,場場賣座,票房近幾全滿,但評價兩極。想看舞台劇的感覺不過癮,這場景不過一爿書櫃、一排長桌椅,人物服裝不古不今,最激動時也只是走來走去、搥胸頓足,說話快得像背書,活像點份滿漢全席卻只上盤清粥小菜,教人食之無味。喜歡的不得不佩服,這一本讀來要15個鐘頭的書,竟被濃縮在3小時16分鐘裡,對白只刪不改,還加入三首劉若英動聽的歌,張艾嘉的感性口白,與多媒體投影帶過今昔上海,顧曼楨、沈世鈞的愛與愁,顧曼璐、祝鴻才的恨海難填,全都自紙片一躍而起,如泣如訴地將情愁倒進觀賞者的耳朵,曼楨最後的那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一直反覆到唸者氣若游絲,是那樣迴蕩在胸口。

我自然是站在支持的那一邊。對於這本曾改編為電影、電視,又是華人最愛海派文學代表張愛玲的作品,我再怎麼感動只是重演前人故事,而準時在主角分開時掉下的淚水,也早已匯成黃浦江,這張愛玲一詞已等同文學愛好者的無病呻吟,我就不再鋪張心頭濃濃的感慨,只是別人寫了一篇造化弄人的愛情故事,我們別讓他在現實中重演就是。

倒是不能不想起某位同事對大陸人的論點,「大陸傳統戲劇演員來台灣,我們瘋什麼瘋?不過就是來撈錢的。」這話不知道是歧視或自我平衡,看了這次中國話劇院班底演員的演出,從他們的口白、情緒張力、肢體語言,在在看出扎實的戲劇功力,怎麼不叫人佩服?反觀我們只有李立群、顧寶明、金士杰、丁乃箏等硬裡子前輩撐的上場面,新一代還沒出頭,單從咬字不清就看出道行,這文化創意產業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別人能將票房遍燒亞洲,我們要真有能耐,也是可以用傳統藝術橫掃世界的,這年頭,經濟無國界,唯有紫牛勝出,觀眾票房就是不爭的事實,愛台灣,請從支持本土藝文活動開始。

這篇感想本應要灑狗血點,寫著寫著,倒又論說文起來。且回到小說開頭:『他和曼楨認識,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來倒已經有十四年了——真嚇人一跳,馬上使他連帶地覺得自己老了許多。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青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這人生本就不完美,世事難有公平,就連我們自身,缺陷也都多得砸腳,但就只愛情可以創造完美,特別是無疾而終的那種,那麼你在對方心中,便能永遠保持純淨無暇的模樣,是難耐的現實裡,對照出來的一隅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