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與父親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此文亦發表於個人豆瓣
--------------------------
突然想起上學期選修英國短篇小說,為了準備報告,第一次拜讀朵麗絲.萊辛的「十九號房」時,一個鮮明的形象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那就是我的母親。
我彷彿能想見她為了家庭,每天辛苦地穿梭於家中各個角落的身影:從早晨一大早起床準備全家的早餐,送我和姊姊上學後,目送父親出門上班,然後開始一天忙碌的生活(洗衣服、打掃、上市場買菜等等),然後到了放學時間來學校接我們回家,接著忙著準備晚餐,等到晚上父親回來後才能上床睡覺。而我彷彿又能看見年輕時美麗的母親,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穿著一身典雅的套裝──當小姐時的母親,肯定身後有一群年輕男性追她。那時的母親,肌膚細緻,毫無歲月的痕跡。

接著時空一跳,這一跳,已是母親嫁給父親之後了。

記得母親說過,她嫁給父親時,父親還只是個窮學生。家中的經濟完全靠她在法律事務所的工作支撐著。不久母親生下了姊姊,為了帶小孩而辭去工作。但是家中的經濟來源呢?她說當時為了養活「藥罐子」的姊姊,以及支撐全家人的生活,幾乎用盡了她的私房錢。(據說那筆錢當時已經可以買一間房子了。)

母親的辛苦,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每月還得按時拿錢回婆婆那裏,而我甚至可以想像那些親戚的嘴臉(如何地用他們油嘴滑舌以及那張無賴的臉,要剛嫁進去的母親每月拿幾千塊回家)。

若說「婚姻」是女人的「墳墓」,我想並不為過。

看著母親至今的人生,我想我是無法接受的。就著母親的事業以及個人成就方面,可說是毀於婚姻。母親是個女強人,這是從小就知道的,不管我或者姊姊,都曉得母親曾經是人人稱讚的對象,不僅是外貌,還有他那勤奮不懈的工作精神。我甚至可以想像,若是母親沒有選擇婚姻而是工作的不同未來。

但是沒有。

事實上是母親選擇嫁給父親,然後至今終其一生「奉獻」給這個家。她放棄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的可能性,她丟棄了那個英日語都通的自己,選擇做個盡職的好太太、好媽媽,以及好媳婦。她丟棄了那個被老師稱讚「不是吃米飯而是麵條」的自己,將其正值青春歲月獻給父親以及我們。她退出了能讓它發光發熱的舞台,成了傳統「手抱著孩子,或者膝邊圍繞著成群的孩子」的「慈母」。從此,再也沒人稱呼她為「楊小姐」,而是「蔣太太」。

但我並非想說母親的人生多麼悲慘,因為事實上並非如此。和其他當時的女人相比,母親算是幸運的──因為她遇到的是父親,而不是其他人。我只是想陳述一個事實,一個大時代背景下小小的遺憾(當然就我而言,我覺得這是個犧牲者。)母親曾經可以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她,可以追求完全不一樣的未來,但是沒有。當然現在的母親,可以說是很幸福。她可以盡情地追求她想追求的事情,她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做想做的事情(像是讀她最愛的佛經,聽她最愛的佛經講解,看她最愛的佛教節目),這是另一個人無法享受到的生活。

而父親,他並非不好。

他是個稱職的父親、丈夫以及兒子。他孝順父母,是個非常顧家的男人。他也耗盡大半輩子在為了這個家辛苦的工作,甚至在總總方面可說是個模範男人。但是他畢竟是這樣社會下形塑出來的男人。社會上既定的觀念,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極深的、是幾近不可抹滅的,甚至是「內化」的存在。這樣的影響造成的習慣,不像是我們寫錯字時,拿個橡皮擦、立可白、或者立可帶等,一擦就能消除掉。

這種「習慣」,是如呼吸般自然的存在。

我能想到的記憶就是,父親時常對母親說:「你這麼好命,有人帶妳出去玩還嫌東嫌西。」
而母親最常回應的是:「可這不是我想要的啊。」

父親真的不是不好,他不是個作惡多端的壞男人(像是那種新聞上常出現的父親,殺了太太詐領保險金,或者強暴自己的女兒等。)但他畢竟是「男人」,是這個傳統觀念還完全無法根除的社會下的男人。因此每當遇到問題或者與母親的衝突,他會先以腦中潛意識的反應去反應,會「不小心」忽略母親的自身意見以及母親的「感受」。父親並非不體貼母親,而是體貼的方式不對──因為他無法完全了解母親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並且我相信,在他的潛意識中極為排斥某種東西(像是如果母親將英文學了回來,或者母親其實比他有更強的工作能力等等。)
於是,潛意識以及習慣會阻礙他真正去理解另一伴。然後間接地且無意識(但潛意識有)的情況下,傷害到對方(或者打壓,當然這是就著潛意識裡這樣說。)

其實世界上有許多問題很簡單,但是人們常常身陷其中而不自知。還記得鋼彈裡有一句話:「其實大家的夢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要再有戰爭──但是人卻不知道彼此有相同的夢。」

而在看完「十九號房」後,我想母親比莎拉略勝一籌的地方,在於母親有自身的信仰,明確且堅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當然我必須說,這是因為母親擁有極高的智慧。)因此不會被外界所迷惑,甚至迷失自己的方向,終致悲慘。
歡迎evakillua1991



一個擁有傳統思想的父親
一個很女強人卻甘於婚姻的母親
這樣的組合
的確潛藏在台灣各個角落

文中對父親沒有怨懟
卻對母親有不少憐惜之情

一個溫暖的家庭
一個不太壞的丈夫
一群懂事的孩子
對於母親而言
是不一樣的成就



給evakillua1991 一個建議


/我彷彿能想見她為了家庭,每天辛苦地穿梭於家中各個角落的身影:從早晨一大早起床準備全家的早餐,送我和姊姊上學後,目送父親出門上班,然後開始一天忙碌的生活(洗衣服、打掃、上市場買菜等等),然後到了放學時間來學校接我們回家,接著忙著準備晚餐,等到晚上父親回來後才能上床睡覺。而我彷彿又能看見年輕時美麗的母親,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穿著一身典雅的套裝──當小姐時的母親,肯定身後有一群年輕男性追她。那時的母親,肌膚細緻,毫無歲月的痕跡。

接著時空一跳,這一跳,已是母親嫁給父親之後了。/


本文在敘述上
採今昔交叉
但由上面兩段看來
前後時間好像有些錯亂了
evakillua1991 覺得呢?

全文不失認真
希望能持續讀到evakillua1991 的作品


最好能
/我彷彿能想見她為了家庭,每天辛苦地穿梭於家中各個角落的身影:從早晨一大早起床準備全家的早餐,送我和姊姊上學後,目送父親出門上班,然後開始一天忙碌的生活(洗衣服、打掃、上市場買菜等等),然後到了放學時間來學校接我們回家,接著忙著準備晚餐,等到晚上父親回來後才能上床睡覺。
這段我是在描述母親的日常生活
/而我彷彿又能看見年輕時美麗的母親,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穿著一身典雅的套裝──當小姐時的母親,肯定身後有一群年輕男性追她。那時的母親,肌膚細緻,毫無歲月的痕跡。
/接著時空一跳,這一跳,已是母親嫁給父親之後了。
這兩段則是過去。

可能我在分段上比較錯亂...或許改成這樣會比較好~~?

  我彷彿能想見她為了家庭,每天辛苦地穿梭於家中各個角落的身影:從早晨一大早起床準備全家的早餐,送我和姊姊上學後,目送父親出門上班,然後開始一天忙碌的生活(洗衣服、打掃、上市場買菜等等),然後到了放學時間來學校接我們回家,接著忙著準備晚餐,等到晚上父親回來後才能上床睡覺。
  而我彷彿又能看見年輕時美麗的母親,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穿著一身典雅的套裝──當小姐時的母親,肯定身後有一群年輕男性追她。那時的母親,肌膚細緻,毫無歲月的痕跡。
  接著時空一跳,這一跳,已是母親嫁給父親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