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跟我談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那天他憂心忡忡地打電話過來,如此說道:

「我的孩子已經是國中生了,但是他一點也不叛逆。」

「這樣不是很好嗎。」

每個家長應該都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叛逆,為什麼我的朋友會覺得這樣不好呢。

「一點也不好,你要知道一個孩子的叛逆,可以說是他人生第一次重要的抵抗,因為抵抗的是父母,所以我們還能指導他正確的方向,從中交會他如何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可是萬一他現在不叛逆,而等到以後出社會就來不及了,總不能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在同事之間也不會有自己的主見,我可不希望他將來是當一輩子被人瞧不起的小孩。」

「那還真是令人擔心的問題。」

「對吧,所以我打電話來問問你,你說不定比較容易理解國中生要如何叛逆,任何方法都好。」

這下我倒是沉默了,仔細回想起來我國中真的有過叛逆期嗎,又是為了什麼東西而叛逆呢?

「這我也無法準確地回答,總之多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假日時多帶他出去玩,想要的東西多了,自然會有方向。」

「我知道了。」

後來我的朋友便急急忙忙地掛上電話,似乎這個答案無法滿足他的想法,也或是他還要多打些電話整合更多使孩子叛逆的方法。

孩子的叛逆期真的有如此的重要嗎,萬一處理不好反倒變成過度叛逆該怎麼辦,那還真是耐人尋味的事情。

不過會想要讓自己孩子叛逆的家長,我能肯定在我認識的朋友中,他的確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不知道在不久的將來是不是也會出現更多,像是我朋友擔心自己孩子不叛逆的家長。

那麼作為一個父母還真不容易,不擔要擔心孩子的成績,還要考慮他是否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

如果未來父母追著孩子打的理由,從你必須考第一名,變成你必須要告訴我你到底想要什麼,這樣說來雖然挺令人感到有趣,卻也夠令人頭疼的。

也或許以後的小孩子在互相討論父母時,會變成從每次都要我考試必須要考多少分的情況,轉為父母之擔心我現在要什麼,未來想做什麼,而不再擔心我的成績考得好不好。

如果真的能令孩子這麼想,會不會從單純的數學題,變成小作文或是大文章的思考內容呢?

那又是另外一件耐人尋味之事。

不再是思考成績只要考一百,而是思考人生要做什麼為出發。

再進一步的探討,孩子不愛唸書是因為那不快樂也不有趣,孩子成績考得好不見得代表他真的有實力。即便孩子真的把成績考好了,那麼他到底是有系統地唸書(能學習如何安排唸書的行程、計畫等,如同工作也需要有先後順序及方法),還是死背書。如果孩子只是死背書,然後考完試後便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玩樂,然後再反過來反抗父母,父母便哀嘆自己孩子叛逆期到了。

這樣反過來想,讓孩子先懂得自己要的是什麼,學會自主與叛逆,從他自己了解一件事情上需要什麼,這些東西該從哪些基礎下手,進而拉高自己相關科目的分數,如此一來即便成績沒有考得太好,父母也不需要擔心孩子未來是沒有想法的,或每天都蹲在電腦或手機螢幕前。若孩子積極追求自己的目標,成績也提升,父母則不需要花更多錢使孩子學習他不要的,生活上也更有互動及討論,而不再只是雙方開口閉口都是成績,父母則對孩子叛逆有了更多的想法,是否更有意思呢。

不過這樣一來,似乎又離叛逆的問題遠了,且孩子的教育往往都沒有說的那麼簡單,或如文字般看到的那麼容易,卻也是令人值得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