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料理隨筆11--客家鹹豬肉』

  早年豬肉在我家銷路極大,老祖父喜歡吃封肉,老祖母愛吃水煮豬肉沾桔醬,父母親與我無所挑剔,只要是豬肉不論煮法我們都喜歡。么叔在日據時代末季,因為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失利,人員傷亡慘重,所以,么叔就被徵兵調去海南島當軍伕。戰爭結束僥倖活命,被當成敗軍遣送返台。在軍中他是伙夫,學得一手廚藝之外,並還學到醃製鹹豬肉的祕法。解甲返鄉之後,曾多次表演他的手藝。

  么叔的鹹豬肉做法,雖然不像臘肉那麼的繁複,但是利用醃製方法來增長食物的保存,以及食用期限之基本做法卻是相同的。而這種經過醃漬的肉品,除了能夠存放得更久之外,其風味也不是新鮮肉品可以比擬的。么叔的醃製豬肉方法極為簡單,選用生鮮且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洗淨瀝乾水分稍晾之後抹塗粗鹽。之後再用石頭鎮壓一個晚上或兩天,使豬肉內之水份充分逼出。

  石壓之醃肉取出後,晾於通風處陰乾一兩天。如此一來,它就變成為鹹香可口的鹹豬肉啦。么叔還說:「鹹豬肉醃製重點在於選肉,太肥太瘦皆非所要。肥瘦相間之五花肉最是正點,不肥不瘦恰到好處。如此做出來的鹹豬肉,品質潤而不澀、肥而不膩,吃進嘴裡才可品出鹹豬肉獨有之肉香。」么叔所醃製出來的鹹豬肉,就像是原住民的鹹豬肉,可煮可烤滋味雋永。

  由於鹹豬肉選用的是肉質肥瘦均勻素材,所以,成品滋味特別的鮮甜滑嫩,口感更具有彈性豐潤,細細咀嚼口齒留香。醃製過的鹹豬肉料理非常容易,可以拿來蒸熟後切片食用,或者切片搭配蔬菜下鍋同炒,滋味口感華麗絕妙。汆燙或蒸熟之鹹豬肉,切片裝盤上桌非常豪華。挾塊豬肉沾上能幫助解除油膩的桔醬或蒜仁醋,簡簡單單的吃法,就可吃出它那油香鮮潤的好滋味。

  如果嫌那汆燙或蒸熟滋味不夠,可以加上蒜苗入鍋拌炒,使之成為一道又香又鮮的快炒菜色。如果以蔥白爆香後同炒,起鍋前再加入蔥青段,蔥香肉香足以令人口水猛吞。有次因為找不到新鮮的蔥蒜,家母便以乾蒜頭拍碎爆香,然後放入鹹豬肉一起乾癟,那種香鮮滋味令人拍案叫絕。鹹豬肉無論是煮是炒,都必須將一大塊的肉先煮熟之後再切片,這樣才不會讓肉裡的鮮美肉汁流失。

  過去客家山區物質較缺乏的年代,有些農家將新鮮豬肉燙過放冷,然後用抹上米酒與鹽巴醃,再用乾燥的月桃葉包紮起來,放進竹籃裡高高吊掛起來。如有客人來訪,切下一段蒸過之後切片饗客,它也是另種極具代表性之客家鹹豬肉。今天醃製鹹豬肉方法有所改變。其醃製方法是將鹽巴均勻塗抹在豬肉上,醃上一兩天之後,取出用紙吸乾豬肉上的水份。然後將他吊掛通風處陰乾。

  五、六分陰乾之鹹豬肉,用拍碎的蒜頭末和胡椒粉或五香粉,均勻的塗抹在豬肉上,再將豬肉放在密封的保鮮盒內,再將它放置於冰箱內冷藏,十天過後即可食用。而這種冷凍存放的鹹豬肉,在無空氣接觸的條件下,存放一年絕無問題。至於這種鹹豬肉料理方法,除上述之蒸熟或快炒之外,有人將它切片裹上麵漿下鍋油炸。出鍋之後再撒些胡椒粉,我只吃過一次覺得它的滋味了無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