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結語:期待建立新詩相對客觀的批評規準

文學相關理論
每日限貼兩篇
先取回 下個月初再貼修訂稿

拍勢喔

陳去非
從事新詩創作二十餘年
我從來不認為修辭學是多餘的
它是一門很實用的學科
如何把理論和創作相結合
似乎是許多創作者共同面臨並關切的課題
尤其當我廣泛接觸到新批評 英美修辭學和大陸修辭學著作時
驚覺台灣的修辭學停留在閉門造車的階段

這是我碩士論文的結語
沒有把台灣的修辭學批評得一文不值的意思
但真心期望有更多學者來投入研究工作
我們不需要那些印象式批評和自由詮釋批評
它們早就已經過度氾濫成災了
要思考的是 台灣的現代文學及修辭學研究如何走出去
走進世界文學的舞台 和國際的主流思潮接軌
而不是始終只是躲在象牙塔裡自我安慰

我不在意台灣的文人有沒有人將來能拿諾貝爾文學獎
我只在乎台灣的文學作品和文學學術研究
是否被自己的故步自封給邊緣化了
自外於世界文學 台灣文學不會成為一座海外桃花園
只會變成一座"海上孤島"
寫完碩士論文後 我打算把自己的詩作品中的精華和碩士論文
請專家逐步翻譯成日英德法各種語言 自掏腰包出版後
寄到歐美各個大學及重要的圖書館
讓外國讀者有機會讀到台灣的現代文學作品
見識到台灣的學術研究

..
多謝指教,火力甚強,但妳論述似乎方向錯誤

" 我們不需要那些印象式批評和自由詮釋批評
它們早就已經過度氾濫成災了
要思考的是 台灣的現代文學及修辭學研究如何走出去
走進世界文學的舞台 和國際的主流思潮接軌
而不是始終只是躲在象牙塔裡自我安慰

我不在意台灣的文人有沒有人將來能拿諾貝爾文學獎
我只在乎台灣的文學作品和文學學術研究
是否被自己的故步自封給邊緣化了
自外於世界文學 台灣文學不會成為一座海外桃花園
只會變成一座"海上孤島"


台灣的新詩界 並不缺乏評論文字
問題在於這些評論的背後 有沒有踏實的方法論作為框架或支撐?
台灣的新詩批評 雖然人數不多 也並非全無根據修辭學的批評 如蕭蕭渡也等人
問題是 台灣的新詩作者有多少人具有修辭學的基本概念?
我不認為全然不懂修辭學辭格的人
能夠具有創作新詩的基本條件
那只能勉強稱為前人的摹仿或複製

對於持方法論無用的論者 我必須提醒你
如果你本身不從事創作
這些方法論起碼不會讓你變成人云亦云缺乏鑑識能力的讀者
若你正從事文學創作 那麼 請善加利用你所學到的方法論
別把它束之高閣 然後又兩手一攤
說它們毫無用處 其實 你在行文之際
根本不可能完全和創作或批評方法論劃清界線
因為這些原理原則 早就內化成為你自身的習慣了
所以 請誠實地捫心自問:方法論真的毫無用處嗎?
文無定法 但還是有法可循 重點在於你如何去加以活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