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網路文學」、「網路詩」之名號以來,已過十餘年,創作者上網寫詩、讀詩已成常態,然而除了「常態」此一平面的描述以外,難道真的沒有什麼動態發展變化或層次差異實況可言嗎?上一次觀看、討論網路與詩的人們可能算是繪製了一張預想圖,現在時過境遷,或許該是時候回頭確認過程與實況了。《風球詩雜誌》五號以「網路」為主題,雖是舊題,但其答案非得是嶄新。



雜誌總編輯 謝三進


風球詩雜誌第五期,即將出版。


雜誌內容:


【專題訪問】


「吹鼓吹詩論壇的各種特點,有其不可取代的地方,不管是在現在或未來,都是相當重要,即是它會形成一個詩創作的歷史資料庫,所有歷年發表的作品自動會標示時間,將來從中可以找到某些成名詩人的少作,見證某些詩人的成長,更見證網路詩風格的形成及轉變。我希望這是吹鼓吹詩論壇要彰顯的重點之一。」

──吹鼓吹詩論壇站長蘇紹連

「我希望每一個類別都能夠達到成熟、具備應有的功能。實際上各個版面有冷有熱,反應不一,但只要它能提供多面向的文學創作,就有存在之必要。雖然喜菡版上有二分之一以上屬於詩的創作族群,其他較少的、有關生活的各種族群持續存在,也是呼應喜菡文學網主旨「生活文學,文學生活」,產生多元發揮的效果。」

──喜菡文學網站長喜菡



【主題文章】

我們可以鍛鍊出的更大塊肌肉——從臉書的角度談網路寫詩 ◎鯨向海

臉書這載體接近便條,每則留言至多只能發表四百二十字元的言論,雷同BBS一行推文的限制,大家說話都變精簡了,如詩如歌。新的媒介或許將導致新的文風?正像是我曾在自己的臉書塗鴉牆寫下:「睡眠與詩意都是不能在意之事。一旦在意睡眠你就失眠,一旦在意詩意你就失去。」——更多肆無忌憚的語彙發明,更多詩句的並列與重組,更多意象與音樂的扮演與假裝,想到什麼就記下來,偉大的事就隱藏在無所事事之中……


淺談兩岸網路詩概況 ◎紫鵑

台灣這邊詩歌強調細節與意象,對岸常以大格局出發強調個人中心思想。但是近幾年來,根據我的觀察,兩岸之間的差異已經明顯縮小,原因就在對岸資本意識抬頭,詩風漸漸趨向以點與點、城市與城市之間發展出以個人為主軸的「城市書寫」。這正巧與我們台灣這邊詩人目前書寫方向有些相同之處。早期對岸那些歌功頌德之詩作,在年輕一輩詩人中,實在已經不復多見。台灣詩人不該以先前的刻板印象看待對岸詩歌,反而更該積極看對岸詩歌與我們有什麼不同?它們的交集點在何處?哪裡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伏流】新銳詩人──波戈拉


自以為是幽靈顯示了和現實世界的疏遠。波戈拉的詩,有許多我們看不見的幽靈事物。譬如「透明的臟器」、「無感的女體」、「觸不到的孩子」、「隱形城」等等。我們看不見,但他們的確存在;幽靈般落筆輕巧,節奏柔緩,迴旋,多韌性。往往單以一兩組意象成為輻輳的焦點,或成為輻射的核心;純粹,節制,少任性,避繁複古典。

──透明音樂幽靈長眠記錄 ◎鯨向海

無狀態。 ◎波戈拉

像一個有執的幽靈,猜想你
是如何也不會發現我了
每天,我的皮膚剝落一些
骨肉蛀蝕、空掉一些
日漸敗壞的
我是什麼,我不是
什麼,在你的體內定時
悲傷地穿梭



另有多篇主題文章

孫維民、張繼琳、林群盛、紫鵑、陳雋弘、閻志、沈眠、張日郡、利文祺、阿布、喵球,等名家及青年詩人詩人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