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系:馬可波羅遊記

提供喜歡顛覆及嘗試另類創意的寫手一個表演空間
每日限貼兩篇
物體系:馬可波羅遊記

向卡爾維諾致敬

『大王,異國的物體構成一個系統,這個系統有著矛盾的規則與互斥的原理,我如何描述給你呢?』馬可波羅吃力地解釋著。

『這你不用擔心,進貢的異族絡繹不絕,異國的物體不斷地出現,進入我的認知系統。』忽必烈笑著。『我的臣子自有一套分群的規則,這套規則是流動地、因新物體的加入而微調。這套規則如有生命,像植物生長,像河水流動』

馬可波羅插嘴:『大王,這世界崩解、被征服、自行分裂...』

忽必烈平緩地敘述:『有時百年流逝,既有的規則便會不敷使用。有時異國世界爆發發生飢荒、或豐收,進貢的物體也會隨之劇變。此時我將會召集臣子,商討三天三夜,拆解現有體系,重建新秩序。』

大汗描繪出一個體系,是由多度空間組成,立於宮廷的中心,懸掛在無樑柱的挑空劇場內。亙穿中心的是許多狀似長茅、使用碳合金金屬煉製的軸向,每一個軸向代表著物體的特質,軸頭用碎鑚排列出軸的名稱。飄浮在此空間中的是無數的物體,像天體中閃閃發光的星球。帝國體制中的意象分析大臣掌管著軸向的編修,以及判斷每一個物體在空間的位置。

『你不必驚慌,千年來我的世界就如此運作。並無任何物體曾經摧毀我的體系,也無任何異族曾經危及我的認知。』忽必烈自信地引導馬可波羅。『其實我所感興趣的並不在於每個物體的位置,真正令人驚訝的是不停變動的軸向,這代表著帝國人心的變幻。』大汗沉思,想到了帝國是如此地的廣?,而人性卻是如此地易於操控。忽必烈並未把下列的語句吐出:『了解軸向的變動,便掌握了帝國!』

『大王,那就請您聽我道來...』



物體系統之一:錨點

永無止盡的旅程,確像不連續的長軸,長軸中不時分佈著如老樹的結瘤。每一個結瘤伴隨著深刻的記憶,可能是愛情、或死亡。而時間靜止,旅途中斷,你便會看見錨點之物。

錨點即是長年航行的大船下錨之處。

當年我的船隊遇見海嘯,在大海失去方向,與義大利宮廷失去聯繫。因為長達一年不見陸地,水手們焦慮不堪,以為已被上帝遺棄。大副煽動暴動,稱我觸怒了上天,為贖罪將我軟禁,最後竟然應驗漂流至『打狗(塔口)』港。此時水手衝出牢籠尋找愛情,拋棄船隊,走入海港的小鎮,猶豫不決地無法決定要選擇黑眼濃眉高鼻的異族美女、還是當地商家青澀的白皮膚雀斑少女。因著下一場即將到來的災難;是暴風、是海嘯,而愛情因而瞬間即逝,與死亡連結。

此時我掙脫枷鎖遁入哈瑪星街,遇見一位南洋少女。我們瘋狂地做愛,她也已超乎尋常的熱情回應。事後她點起鴨片水煙,緩緩地說到:『這是我最後一天...』『在這瘋狂的島嶼,我曾經發誓,最後那天的男人,要跟我回鄉...』

可是我心頭一慌:『我無力贖身啊,身上的錢財已被部屬搜括一空...』她悲傷地笑著,在煙霧中那麼迷離:『錢不是問題,我自有積蓄...』『只是我已失去了家鄉...』前年大海嘯狂掃南亞小島,部族滅絕,她是唯一留下的最後一個族裔...

馬可波羅向忽必烈說:『海嘯滅絕她的部族,卻將我帶入她的世界,命運卻註定我將要延續她的部族命脈,...』

可是當時我突然接到詔書,稱義大利王國不穩,要我立即取道陸地回國。我決定帶她走,她的直覺讓她死一般地抗拒。以為了她的部族延續為理由,我說服了她跟我走。三月之後她死於陸黑(LouHay)瘟疫,通常是島民在陸地艱苦地活著的最後致命絕症。

回憶起在海港裡,在死亡威脅的愛情之後,我發現了錨點之物。他是所有蘊含強烈特質的物體統稱。每一個錨物體總是帶著強烈的意義,像海嘯前夕海港的歡樂、像臨死之前為愛人決鬥的恐懼。是離別的紀念、是定情的禮物、是部族滅絕的最後前夕。

忽必烈說:『對啊!每一異族進貢錨點的時刻,就是體系大修之時...』

『而所有的錨點,展開了長茅的軸向,比如歡樂至極、輕如鴻毛、絢麗如火花。在我的物體系裡,錨點之物決定了多數的感官認知。在我的帝國裡,錨點之物決定了國民的愛恨與欲望』



物體系統之二:無法歸類之物

行走於絲路,當水源枯竭、體力耗盡,便會看見無法歸類之物。

初次在市集裡遇見,會以為是一顆玻璃圓球。是技藝精工匠所打磨,拋光。但是細看,確是折出無數的平面,反射出四周的環境。它的形體似乎是變化的,似乎曾經存在於記憶深處,但又無法憶起。似乎昨天才見過,卻又想不起來。似乎未來某年應該會在另一個地方與之相會,卻又無法肯定。

販賣的小販有著令人永遠無法記憶的面容,你相信這是人臉,確又無法分辨這張臉與另一張臉有何不同。小販隱身於不知名的小鎮,似乎躲入陰暗中生存著。似乎怕著殘酷的稅吏的催討,也逃避著當地惡棍的追索。

而我要告訴你一個小販的故事。

他叫沙斐亞,是富商之子。雖天生才氣縱橫,但在在父親的盛名之下,在老臣的隨時伺機篡位之中,受盡萬千關愛。富商用心聘請各地精通跨族貿易的名師教導他,運用一切力量安排門當戶對的交際朋友,以及未來的適配的婚事。

『你不准再與無用的文人廝混。』父親嚴厲地指責沙斐亞,雖然當年年輕的父親曾被祖父監禁,被要求全心接續祖業,斷絕接觸一切無用的詩詞歌賦。

沙斐亞卻開始欺負良民、無惡不作。他的父親痛苦地、像贖罪似地散盡一切家財替他掩飾。

『這世界就是這樣運轉,弱者永遠無法生存,這世界只有強者越強。』沙斐亞辯解著。

沙斐亞回頭尋求母親的寬容。母親卻譏諷他:『你摧毀我的一切,我的家族容不下你!』

最後,沙斐亞弒母被處以極刑。在刑場上,召來父親。附在父親耳上冷冷地說著:『我永遠比不上你,這就是我的宿命!我只有犯法才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

沙斐亞咬下父親耳朵,旁人驚呼。

『多可悲阿,今日一死,是我生平第一次掌握自己的命運!』沙斐亞大喊,毫無悔意,一心求死。 一場暴風卻將絞架吹倒,鎮民卻相信這是上天的震怒,因而將沙斐亞釋放。

而父親當時傷心至極,揮刀自盡,未曾見到沙斐亞的自由。自此沙斐亞引沒入人群,每夜裡像贖罪般地、卻又心存報復般地,製造出無面貌之物。透過無法歸類之物,沙斐亞自視擊敗了父親的成功,卻又干擾了這個痛苦的世界。

無法歸類之物就像因身於陰暗中的小炭球,有時它會侵入視線所及的世界,有時卻又無關緊要地消失無蹤。有時你會擔心倒底有多少躲藏著準備捉弄人們的小炭球,但是也會嘲笑自己位什麼會擔心這種無用的小事。

有時旅者會訝異於此物的無所不在,但是由於無法記憶,因而無法分辨出在永無止盡的旅程中倒底有多少這種物體。而意識到的,反是時間。因自己的逐漸蒼老,而小黑炭的不時捉弄,而旅途終盡。

『我知道這種物體,多的是...』大汗笑著。『無論你如何翻轉你的意象空間,它永遠處於軸向中心。』

『一開始的確造成困擾,但是人們仿效小販不斷地製造這種物體,以更快的速度複製它。時間一久,就充滿整個市集。於是我下令建造更精確的分類系統,卻仍趕不上它繁殖的速度,直到我接受它,認清此物的本質,當作與這世界共存、卻又無關緊要的雜質,問題就解決了』




物體系統之三:違反意象之物體

二十年的漂泊,在山海交接的小鎮,我遇見一位富商之女。她穿著如玻璃抽絲的上等絲綢,包覆著未經滄桑,如透紅白玉的肌膚。當時我的心已疲憊,忍受著陽光曝曬的頭皮的剝落,與日漸疼痛的關節。

愛上她如處於狂風沙暴中的綠洲洞穴,那麼寂靜、似乎時間的靜止。而她,我想愛上了我的滄桑、我的自由。我的心已疲憊,無法容下多餘的命運捉弄。我們瘋狂地相愛,直到我決定留下,而她以為我會帶她走。

於是她送我違反意象之物。當它是行走的工具,卻又設計的有如住房。當它是握持的貼身近物,卻又設計的有如必須公用戲球。當它是安眠的寢具,卻又設計的有如異國的玩物。

當我多年以後獨處,寂寞與懊悔在黑暗中如幽谷的戰鼓聲從四面八方躡手躡腳地侵襲我。我憶起了反意象之物,仔細咀嚼。恍惚中發現它有著堅硬的核心,此核心是荒謬的存在。理論上,它是所有時間空間的例外,實務上,它不該存在卻決定了它的存在。

反意象之物用盡一切方法,比如飛翔的鳥、奔跑的豹、或記憶中的某個樑柱、或根本不存在的某個意義,來吸引想要解讀它的人,消耗這些人的心智。以致於所有人在費力地認知它的當下,便遺忘核心的存在。

但是,沒有任何人確曾看見核心。只是有時你會被此物體提供的意義所娛樂,但是大多卻極為惱人。而所有的記憶慾望與愛卻又糾纏不清。

忽必烈說:『這種物體的確棘手。我的意象系統偏向不處理這種問題,因為它散發出完全無規則的意義,也測不出真正的意義。』

『我下令宮廷的工匠不准製造這惱人的物體。可是這似乎是人類的天性;因為面對一樸實無華的物體,人類會懼怕本質的一覽無遺,加油添醋變成了工匠無自信的工作。於是,貓變成狗,象變成豹。而尿壺,再也不像排供使泄之物。』




物體系統之四:名稱與本質相反之物

在東方海中島嶼,名稱『福‧爾摩沙』。小販販賣著一種物體,不敢直呼其名。其物直立時若墓碑,橫置時卻如宮廷祭祀之禮器,握在手中如紡紗之梭。

因著當地的不知名的風俗規定,直稱真名將會召致天譴,甚至抄家滅族。於是小販發明一套命名系統,以相反、誇大之名稱呼其所指之物。不知其名的小販也不稱其名,確知其名的買家也不稱其名。如此的規律,干擾著命名系統,而其名卻在記憶中流竄,像一隻被禁錮在籠裡的猛獅,世代之後,森林的奔跑、雨林中的搏鬥,終被遺忘。而在其牢籠前來來回回的鎮民,只以『貓科』之名稱之,卻也忍不住逗弄籠裡的猛獅。有時猛獅怒吼,卻引起哄堂大笑。

五十年來倒也相安無事,只是島內械鬥不斷,人心浮動。

直到一名小販名叫『槳為水‧桑』,出面聲稱此物為人心墮落之源。

忽必烈回答:『我測試過這種物體,因不易辨識,混淆意象系統,的確引起宮廷兩派官員的對立。之後我下令銷毀鎖於宮廷密室之中。』『我派遣官員秘密探訪,因不敢直呼其名,當地小鎮的認知規律錯亂,認同分裂,常造成部族的屠殺。而島與國民的確發展出特殊儀式,將敵人凌虐致死。達到目的以後幫敵人立碑,以供懺悔膜拜。』

『而名稱,的確影響著物體系。』忽必烈說。

馬可波羅繼續接話:『大王英明,職十年前重訪小鎮,發覺鎮民終日在街上游走,尋找著失去的物體。我請問此物體之名,拜訪槳為水‧桑,他在市集中直呼其名,卻引發眾怒,當場被剁成肉醬。另一幫民誓言復仇,掀起全面的暴亂。之後十年,以島民觸犯天神為因,以人心望治為由,親帝國之幫派引兵入關。帝國大兵入島屠殺,島內分裂之各幫派一一被殲滅,沒有留下任何活口』。
這樣講是太沉重了

其實是是想說
卡爾維諾已經寫了想像中的城市史
只可惜少了這種寫法來解釋物
那我來模仿一下 解決我的遺憾

是有意要來消遣一下MDS 上了一學期感性意象有著感想:
1. 物在空間中的位置好像不重要(若硬要強調MDS對實務設計的好處當然另當別論)。其實好玩的是形容詞的軸向,若我知道男性的女性的的軸與陰暗的明亮的的軸共變,是不是MDS透露了現今社會淺藏的價值觀?
2. 其實有更多物體,MDS是搞不清楚的,比如有雙義性的東西,亂搞符號的設計,從 物體系統之二以後是在講這些例外的事物,一一列出,正可顛覆MDS的可笑。(還有,把台灣這個辭放進去,大概MDS會失靈指針亂轉翻過來。)只可惜寫這篇太耗費時間。必須積到一定篇幅才有反諷的效果

至於物體系真的看不下去 只是物體系這三個字蠻好聽的 就拿來用用(哈哈)
或許這幾天上就看得下去吧?

不過 這樣寫似乎有點無聊 我可能要把它編串成有情節的故事 這樣比較好看 也才能跟卡爾維諾致敬吧?







--------------------------------------------------------------------------------
From: Ju-Joan
Subject: RE: 物的系統與感性意象(繼續寫了,期末要交)



後設味道極重。

看不見的城市是一部城市史(80s義大利文學家),

物體系是一部社會/人類學研究(60s法國結構主義),

揉和這兩者,又要扣連到很拜物的日本90s感性工學,

好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