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的老化問題日趨嚴重,而台灣的少子化現象,更使得三十年後,兩個工作人口就要養一個老人。「一個聰明的老人要能懂得安自己的身立自己的命。」為了減輕年輕人的負擔,相信,預先規劃自己的老年生活是必要的。

早上,在阿勃勒盛開的小港第一公園,已有散步的、帶著孫子逛的阿公阿媽。九點多,約八十坪的小港老人活動中心裡早已擠滿了人。靜態活動包含卡拉OK、閱報、喝茶、下棋,而隔著一層網,乒乓球、撞球打得正熱,連進門的廊間也正捉對廝殺著乒乓球賽。

這裡原是小港港正里、小港里、港和里聯合活動中心,但因活動甚少,閒置可惜,於是小港東高雄社區發展協會主動向社會局提出方案申請,為小港老人謀福利。協會除了活動中心管理,並每天安排志工在第一公園內為社區居民量血壓,以及為社區獨居老人送便當。

老人活動中心內的熱力四射,一群「老兒童」玩得不亦樂乎。因為這裡,除了健身、怡情、還可以交朋友。但是,在這裡之外呢?有多少老人正在受失智、失能、失依之苦,而流離人間。

平常,年輕人工作在外,老年人獨居家中,往往因行動不便而造成意外。社區中除了特定對象的居家照顧,若能設立老人活動中心,並定時安排專人做健康檢查、陪聊、團康、研習講座,不僅可以讓社區老人受到尊重照顧,更能讓年輕人無後顧之憂。

此刻在這裡,我們看到協會對老人的用心,但,方案過了呢?是否這些老人又要回到街上、回到巢中,獨自啃食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