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討論區首頁
‹
◆第三投稿區(應用文學)◆
‹
應用文學
‹
報導文學
問答集
搜尋
註冊
登入
喜菡文學網公告
◆《有荷》文學雜誌臉書◆
◆《有荷》文學雜誌紙本購買網址◆
◆FACEBOOK〡喜菡文學網◆
◆喜菡文學網遠流電子書庫◆
◆大憨蓮文創商品坊◆
◆本站作品發表規定(發表前必讀)2017.3.19修 ◆
◆註冊本站時,看不到驗證代碼,怎麼辦?◆
◆【極重要】1.如何從WORD張貼文字 2.如何貼圖? ◆
有教無類?關於性別校園的矛盾(一版)
各類人事物之深入報導
每日限貼兩篇
發表回覆
1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有教無類?關於性別校園的矛盾(一版)
由
韋時
發表於 週一 8月 12, 2013 7:08 am
關於『教育』,一直是個眾說紛紜的事情。但沒有人能否認:無論什麼性別,都是有感覺,有情緒的意識體。他們會有自己的想做的事,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觀念。
而所謂『教育』,是將一些被大多數人所認同的資訊蒐集起來,藉由所謂『老師』這一角色去告知他人,以達到『資訊普及化』的目的;當中『學校』佔了很大的一個份量。
學校,被認定為『大量同年齡層者聚集的場所』,同時也是『接受大量訊息並刺激思考,被迫參予各種競爭和各種人際應對』的地方。用更簡單的文字敘述,學校是一個『可取得大量資訊(無論對錯)的訊息匯集地』,並且是基於所謂『有教無類』的概念。
但既然『有教無類』,為何會出現『性別門檻』這一明顯違反『有教無類』原則的狀況?
若追溯性別限制校的起源,絕大部分都來自舊時代對於兩性的刻板概念,以及過度重視單一性別教育的歷史背景狀態。例如北市知名學府──建國中學、北一,明顯就是日據跟國民軍初遷來臺時期制度下遺留的制度;而像是曉明、聖心、崇光……這類學校,則是基於宗教背景。
這樣真的適合嗎?
從校方所刻意經營的對外印象,可隱約看出兩性被賦予一種刻版的性別概念。像是某性別一定是乾淨的,要出汙泥而不染;相對於該性別的另一性則要是髒的,要熱血奮鬥,不能怕泥巴。某性別的制服是筆挺的,另一性別制服要凸顯所謂曲線。立正站直時,男性叫『雄壯威武』,另一性別就要是『亭亭玉立』。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為何要強迫學生去接受所謂『性別的既定概念』?自己扮演著各種角色,各種身份,應當知道那種扮演的辛苦。為何要讓其他人也陷入同樣的痛苦,承受同樣的壓力?
每個人其實都知道性別不代表什麼。無論哪個性別都有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思考模式,自己想做的事,自己想穿的衣服跟自己的疑惑。若一所學校自稱是『有教無類』,又為何會加上附帶條件『性別』?明顯的是個自相矛盾的謊言。
我不否認所謂『有教無類』有時本身就是種謊言。畢竟並非每個被傳承下的觀念都是正確,有些甚至還扭曲的讓人在終於注意到矛盾的瞬間感到驚駭。然而只要是個意識體,就有自行思考的自由;校方方面則只要做到自己能做的部分:
將門檻儘可能調整成更能達成所謂『公平競爭』的模式。
我不認為學習只能在學校進行,畢竟學習是一種自發性的動作。然則『學校』在這所謂『全人教育』的體制中占有某種程度的指標性;以性別做為門檻去限制他人接收各種資訊,無異是變相的加重舊時代的性別刻板印象,違背所謂『兩性平權』的理念。
以上是我為何反對性別門檻學校的主因。
後記:
因在網上曾蒐集過一些關於反性別限制學校的謬論,個人方面覺得還是有必要說明一下:
1. 性別門檻校園會造成畢業生難以和異性交流
基本上不會。會難以和他人交流是因為不清楚如何調整自己的狀況,那和性別無關。但為何要和對方交流?為何自己一個人時不能有自己的過日子的方式?社會上也有要求獨自作業的工作,並非每個行業都必須應付各種交際應酬。因此以這一理由做為反性別門檻未免太過武斷。
當然也有部分學生會因畢業後突然接觸到所謂與自己不同性別者時,在一開始產生不適應現象,但這部分的問題除了要考量校園環境,也必須思考到家庭層面,以及新聞媒體報導時有意無異去渲染出的形象,還有學生本身為何會接受這些觀念?他究竟認同了什麼?
2. 性別門檻校園容易造成同志
這點個人以為是在歧視同志。有心要做同志的,即使在所謂大量非同性別者的環境內,他依然會堅持自己是個同志;如果因為環境改變,只說明他根本不是個同志。但是:
是又怎樣?
不是又怎樣?
這種事根本上就是個人自由。我實在不清楚為何有人會拿這去攻擊校方。
另外,對於贊同性別門檻的意見,以及其贊同之理由,在此也就蒐集到的資訊逐一提出反駁:
1. 性別限定遊戲的發展
雖然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但這樣刻意以性別做限定的遊戲,本質上不也和各種『性別刻板印象』相連結?像男性就被刻板印象要求要有攻擊性,所以要以自己下體部位去撞擊其他物品,要由其他人將自己當武器,去進行所謂『阿魯巴』。但為何當男性一定要很威能?所謂『威能』到底是什麼?
如果將『威能』定義為『做其他人不能做的事』,我以為所有人一直都很威能──因為所有人都在過自己的人生。遊戲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為何一定要攻擊個什麼?真的有攻擊到什麼了嗎?而攻擊衝動也並非特定性別才有,為何一開始就用性別將二者區分?
2. 宿舍更衣管理方便
並非同性別互看身體就可以。
我不否認也會有人表態自己並不介意,但那是那些人自己的選擇。會介意的人,無論和自己一起更衣的是誰,就是會介意。
對此不得不提關於男廁的規劃:
到底為什麼男用小便斗區的隔間就只是一塊『除了防噴尿就不曉得要做什麼用的』隔版?顯然在廁所規劃上,男性小解的隱斯長期被社會所忽略。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性別不平等案例。
且肢體騷擾並非僅來自所謂相異性別,有時也會來自同性。尤其是言語上的騷擾更容易被忽略跟隱忍;這種狀況也造成統計數據上的偏差,變相加重性別刻板印象的狀況,誤導大眾以為所謂所有騷擾皆來自異性。
這裡要明確定義關於『肢體騷擾』的定義:
未經他人許可,擅自碰觸他人肢體者,皆歸類於『肢體騷擾』。
這和對方是否願意被碰觸無關,而是要讓每個人能清楚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是屬於自己的,他人的身體是屬於另一個和自己對等的個體所有,對方也有是否要被碰觸的選擇權』。
所以:
同性別的更衣、住宿管理上,真的有比較方便嗎?未必。
又再反推:
所謂『管理』,究竟是變相的去將責任都推給校方?或者強制學生依循一套制式規則?
前者明顯忽略學生自治以及個人規範的力量;後者則變相在限制學生發展。當教育界已開始著眼探討『因材施教』『自由發展』的今日,以『管理方便』做為堅守性別門檻的理由,顯然有所矛盾。
3. 降低正課之外分心誘因
前文已提過:
『學習』是一種自發性的動作;而在不想學習課本上的資訊時,會想分心在各種非關課本的地方。使用性別門檻限制只是表面對外的杜絕,但會想追求個什麼對象傾訴壓力的狀況,並不會因為斷絕異己性別而中止,反倒容易因此發展出『偽兩性文化』。
偽兩性文化,意指『刻意或無意去模仿認知中異己性別所被賦予之刻板印象』,像軍營、男校內會出現一些男性被周遭友人以『姐』稱呼,或者三兩好友組成『偽同性伴侶』。這種現象證實:壓異會造成另一種形態的分心,但是並未遏止學生對於『異己性別』可能產生的嚮往,反而使刻板印象的概念再次被加深。
交友對象從異己性別換成同己性別,從檯面上轉換為檯面下,有差嗎?
再者:
真的會想分心在交往之上嗎?
口上說想找個對象卻找不到的大有人在;寧可分心在各種偶像(無論是藝人偶像或者二次元人物偶像),對於周遭同儕僅保持某種表面程度的交流的也大有人在;只是想找個同伴一起讀書的大有人在。口聲說年輕學子不懂事易衝動,說自己當年讀書時一直想找個牽手,說穿就只是分不清楚自己跟對方是兩個不同的個體,認為自己當年做不到別人也一定做不到,自己當年想做的別人也一定想做,間接否定對方也有選擇自己想追求的人生並承擔後果的權利。
壓抑必然造成更大的扭曲。
而不想讀書的學生,在哪裡都不會專心在課本上的。
4. 校園治安防制
『性別門檻』和『防制校內性騷擾』時常被誤解為等號。這也是典型『性別刻板印象』造成的現象:好像同性之間彼此未經允許時觸摸對方身體就無所謂,非同性彼此未經允許觸摸對方身體才會構成性騷擾?
性騷擾的定義並非僅限於同性、同年齡,甚至在所謂親子之間,也時常有爹娘試圖觸碰孩童遭遇孩童拒絕的狀況。依照防制性騷擾條件中提及『尊重每個人身體的自主權』,只要當事人明白表示自己不願與對方有所接觸,但對方執意以各種形態做肢體上的接觸,對當事者而言已可構成騷擾。
所以,性別門檻真的有防堵校內性騷擾嗎?
顯然的,只是變相要求他人隱忍,蓄意利用性別刻板印象去隱藏問題。
現在是一個宣導兩性平等的時代。
即使現階段還存在許多性別刻板印象的遺毒(包含政府規定本國男性年滿十八歲勒令從軍。這又是一個典型的刻板印象。),但在教育上用性別做為教學的區隔,明顯是一種對學生的強制洗腦,同時也變相鼓勵部分在入學年齡以前已對異己性別產生盲目恐懼跟排斥的學生一個逃避的場所。
常言道『學校有學校的考量』,但校方考量究竟是什麼?
問題皆有對策,遭遇問題並嚐試提出,研討對策,端看行與不行之。
而不試圖踏出第一步,『全人教育』將是所有性別門檻校園一個『公開的謊言』。
韋時
普通會員
文章:
10
註冊時間:
週二 7月 30, 2013 12:14 pm
部落格:
觀看文章
網站
回頂端
發表回覆
1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回到 報導文學
前往 :
選擇一個版面
------------------
◆歡迎加入喜菡文學網◆
2017新詩年
本站作品精華區
2013年精華作品
2014年精華作品
2015年精華作品
2016年精華作品
2017年精華作品
2018年精華作品
關於喜菡文學網
重要公告
疑難排除+新手試貼+更名
◆文學交流◆
文學交流
站友聯誼
榮譽分享
推薦優寫手
個人文學部落+臉書總集
文學人物誌
◆文學推廣◆
文學活動
熱門活動
文學講座
大憨蓮文創
新芽讀書會
阿勃勒讀書會
音樂派藝文咖啡文學沙龍
文學合作
udn.com「讀.書.人」
香港《小說與詩》文學報
實體出版
《有荷》文學雜誌
文學人詩報
電子出版
喜菡文學網電子報
e詩集
心靈島嶼
藝文電台
◆第一投稿區(文體分類)◆
新詩
散文
小說
◆第二投稿區(文學競技)◆
詩類競技
新詩練功房
命題飆詩
獨行詩
隱題詩
童詩發芽
小說類競技
MINI小說
青少年小說
其他類競技
文學理論
台語文
外語文學
◆第三投稿區(應用文學)◆
應用文學
影片+動畫文學
影像文學
戲劇文學
音樂文學
旅行文學
報導文學
生態文學
實驗文學
◆文學社團◆
文學社團
ACG蔓延文學
十九禁
散文詩文學版
古典詩詞社
風球詩社
臺灣極短篇作家協會
◆藝文櫥窗◆
藝文櫥窗
文學獎
過期文學獎
藝文看板
發現好書
文學現場
◆歷史資料庫◆
歷史資料庫
王希成
詩版主作品
離畢華
散文版主作品
費啟宇
小說版主作品
丁威仁
2004散文年
2008新詩年
網路文學社團申請
全民讀詩
◆文學社團◆
達達停詩間
女性文學專版
幻想與邏輯的雞尾酒
優雅中正人
2010散文年
2011新詩年
中研院數位典藏照片詩文徵選
黑白格子藝文沙龍
2012小說年
2009-2012作品精華區
文學IN生活
藝文映像
2013散文年
本站電子出版
電子書+CD書
紙本出版
詩一百
2009小說年(小說精選集荷葉田田出版)
散文精選集《百味》
2008詩精選集《詩癮2》
熱門活動
2014新詩年
本站優良部落客
藝文互聯
文創商品
南方的風文學論壇
2015小說年
2016散文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