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歌》有感

友善聯誼的、心情抒發的、生活交流的、文學討論的

版主: 小小編代貼

奉勸大家:「人生在世年華有限,『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許多事固然不做不行、許多樂子不享難道不更可惜?」別說古人的「七十古稀」,換做今人八十、九十又如何?才說明年如何明年就在眼前,才擬定十年計畫十年計畫也結束了。而人生能有幾個能自己掌握的十年?就算有福氣到老死都不臥床,當身體不能隨著意志自由行動的時候,人生樂趣也所剩無幾了。

所以花前月下無妨高歌,無妨呼朋引伴且歌且舞且酒且醉臥,待曉日催醒狼狽樣,各自揮別散去,誰管?明天又是朝九晚五謹言慎行,一樣為名為利的庸庸碌碌,但心中永存「那個少年不輕狂」的永恆回憶,一次不足兩次,兩次不過癮三次四次,敢想就敢做敢做就不留遺憾,如何不行?

人生價值不是只有「作大事」,有心做事,「做大官」更可以造福眾生。賺大錢成巨富再有計畫的散財,助該助想助人也不失為偉大。但不論官也罷!財也罷,當官別當個昏官、賺錢也不要成為守財奴,易得止不得心心念念總想多得,該放空時不願一時一刻放空,終究還是要面對難捨不願捨終須一捨,「死不帶去」的遺憾。

親朋戚友有時盡,歡笑得意無窮享樂有時盡,親如家人也總有病老永別時,或者明天後天、或者幾十年,生不為死謀,死神猝至則愕然戚然惶惶然,或生長為死憂做杞人,天年未至已若槁木。管他今生同在能幾歲?聚得一回就值一回,看得一眼就值一眼。人或見荒郊無主墳而自憂長眠地下未必能永享子孫香火,笑;死而不能一了百了,豈非苦之不完也?無主墳有主墳有差別嗎?人只有活著能動,不為明天的生計煩惱、不為人生種種繁瑣操心才是真正的「自然人」。生為自然人之不足而謀天下憂,死居九泉下而不安為鬼才是真愚人(鬼)。
唐寅廿四歲時,父親、妻子徐氏皆在年底病逝。隔年年初母親、妹妹又相繼撒手人寰,接下來兩年又發生所謂的洩題事件,讓他官也當不得、錢也沒來處,可以想見一個手無縛雞之力,連日子都幾乎過不去的讀書人,對於清明掃墓(四座墳)這件事,從準備祭奠物品到動身前往,從經濟力和人力物力以及心裡狀況都是極其艱苦之至。

又憲宗武宗時期國家內亂外患頻仍,社會秩序大亂、百姓生活大受干擾,讓唐伯虎驗一年年在掃墓時,以自己的經驗可能特別注意到有許多墳荒煙蔓草依舊的狀況,才有感而發寫下「一年一半無人掃」的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