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故鄉後龍溪之水質清澈,魚蝦到處爬行歷歷在目。有著「蝦虎魚」之稱的狗魽載魚,數目之多數不勝數。通常只需將水流引開,石棚上翻翻石頭就可滿載而歸。
說起「狗魽仔魚」,或許有許多人莫名奇妙。但是說牠是「九甘仔魚」,知道的人或許會多些。

這種不起眼的台灣溪流中之原生魚群,正隨著外來物種之蹂躪,牠已逐漸在消失之中。希望本文的記述,不要不幸說中才好。因為我很喜歡牠,也特別懷念牠們,牠們的生態與我的童年息息相關,因此,溪魚之中對牠的懷念特別多。

後龍溪滿佈卵石的溪床,正是山村大人小孩打水獵的好所在。每個參予者分工合作,自石棚旁側挖條寬深的排水溝,不必久候,石棚內蓄水排光,大夥就可開始在石棚上,翻開石頭抓魚蝦啦。

這種抓魚方式始自何時?無稽可考,但山村居民,全都是利用此法抓魚捕蝦。通常,排水溝挖得越深,漁區之積水瀉得越淨。到時候蝦蟹所遁形,個個就逮輕而易舉。挖排水溝大人先動手,將溝道必經之路上的巨石移開。婦女小孩跟在後頭,將排水溝內之大石小石清理乾淨,以利排水之順暢。

漁區之積水越洩越少,一些按捺不住的蝦子或螃蟹,紛紛現身想要逃到有水之處。溪魚類中之代表「禿頭鯊」,牠有個嚇人的名字叫「蝦虎魚」。這種小魚遍佈於後龍溪床,牠是小孩子們最喜歡抓的小魚。客語稱牠叫「狗孤剁」,閩南人則稱牠為「九魽仔魚」或者「和尚魚」。

「狗魽仔魚」個體不大,在水中行動靈活,但在乾凅的石棚上活力就沒了。牠的魚鰭上,有著小條的紅藍亮麗顏色,身體也有黑條斑紋。抓獲很多之時,將牠鹽醃油煎香酥可口。老人家喜歡將牠與蝦蟹和酸菜同煮魚湯,輕甜肉嫩、湯鮮味濃、口感與味覺皆屬上品。

漁獲更多之時,則將牠們放在大鍋中用文火焙乾,想吃之時抓一把放入小碗,再放點豬油醬油與九層塔同蒸。出鍋之時氣味香噴噴的,不鹹不淡非常下飯。颱風天或豪雨不歇之日,無法外出摘菜或買魚肉之時,牠就是最好的桌心主角。

「狗魽仔魚」屬於洄游魚類,牠與螃蟹一樣,有著逆游返鄉的活動。牠喜歡在水流乾淨湍急的石頭下產卵,魚卵強力膠附石頭下,任由水沖直至破殼而出。幼魚沿溪流入海中,在大海裡逗留半年,身體呈現透明之時溯溪逆流回到原鄉。

狗魽仔魚自大海中溯流游回故鄉之時,身體透明如似魩仔魚。一旦進入淡水之中,身體馬上出現淡淡的斑節條紋。返鄉路途長且艱辛,成群結隊密密麻麻。當牠們遊到後龍溪中游,有些便滯留下來不再溯溪而上。三、四個月後,牠們又會在溪中產卵,於是這段水域就成為牠們的新故鄉。

我喜歡在水流急洩的排水梯旁撈捕牠們,因為牠的本性就喜歡,聚集在強流處溯水逆流而上。因此,在水勢越急之處收穫量越大。我也喜歡在水深處釣牠,這種九魽魚個體較大,貪吃容易上鉤,經常一下午就可釣上一大碗公。

要釣牠們很簡單,用大頭針彎成魚鉤狀,以附於石頭下的水蟲或苦螺肉當餌,在清澈的水窩裡擇肥而釣,樂趣無窮。那年到豐濱阿義家裡,我們一起去出海口撈九魽仔魚。印象深刻,當天抵達目的地,看見港口村的男女老幼,人人手上一把三叉網,在長虹橋下撈捕溯溪而上的九魽仔魚。

他們每個人都很認真在捕撈,或許水中之魚量很多?一下子就可撈捕一大水桶。阿義告訴我說,這些還算是小Case啦,旺季到來,熟手一小時撈上三、四十斤,一天萬把元入手很平常的。當天我們撈獲不少,回到阿義家中,義嫂子與大兒子兩人負責料理。

鹽醃酥炸魚,或者煎成蛋餅皆不錯吃,骨細肉嫩,一條條的連骨帶肉咀嚼全入胃囊。餐桌上,阿義拿出一瓶俗稱的「九魽仔魚給」,它一種生醃的九魽仔魚醬,阿義還說是特地為我加菜的呢。

當阿義掀開瓶蓋的霎那,一股似臭的腥味濃濃飄散。我開口直說:「好臭啊!」可是他們全家人都說好香呀。害得我那頓飯吃得非常尷尬!但為了餐桌禮貌,我只好儘快的扒飯下肚,早早離桌泡茶去啦。

狗魽仔魚的身上帶有黏液,光滑溜溜的緣故,所以,牠還有一個俗稱叫做「光魚」。
童年時代曾經聽過老人家講了一則,關於「狗魽仔魚」的故事,他說:「當年龍王召集水族裡的魚群們開會,藉此以確定牠們的壽命幾何?當時應召前去參加族群,計有黃花魚、刀魚、鮁魚、高眼魚等很多魚,其中狗魽仔魚也包括在內。

眾於到其之後,龍王爺個別的詢問魚兒們,牠們想要在世間活多少久?魚多嘴雜,眾說紛紜,龍王舀牠們自制,否則不給牠發表意見。魚兒們聽話寂靜下來,然後根據自己的希望向龍王報告。有的希望活三年,有的希望活五年。八年十年的也有,最長的希望與人類同壽。

龍王爺聽了眾愉之報告後,覺得牠們的要求並不過份,於是全部的要求都答允了。這時狗魽仔魚心裡想,我長得比你們快得多,我應該做長壽魚才對。於是牠脫口說:「我的生命力強,三、五十內年就可趕上老龍王,因此我希望與龍王爺同壽!」

龍王爺一聽大為吃驚,心想狗魽仔魚身體小,可是膽子卻不小,見然敢要求與我同壽,魚小膽大,孰忍孰不可忍,繼而大發雷霆的說道:「你就當月生次月死吧!」就這樣,蝦虎魚就落了個當月生次月死的命運,不過牠的成長速度確實很快。

嗣後,查閱維基百科資料裡發現,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詹姆斯庫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蝦虎魚(狗魽仔魚)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脊椎動物。這種珊瑚礁魚最多僅能活59天而已。這一研究成果發表的《現代生物學》雜誌上。

該項研究主持人"迪普斯伊斯克博士"說,他在研究體形微小而神秘的珊瑚石礁魚,在生態系統里充當的角色時,無意中發現了世界紀錄保持者。從蝦虎魚的耳石裡,揭開了它們一生短暫而刺激的生命秘密。

狗魽仔魚之「耳石」,位於該魚類的耳朵里。它是一種由鈣組成的結構,就像人類的內耳,可以幫助維持身體平衡。它們的結構很像洋蔥,由一層一層的皮堆積起礦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就成為魚類研究的一種普通工具。

狗魽仔魚之耳石,它的作用有點像飛機的黑盒子。他說:「當狗魽仔魚孵出后出現在石礁上時,我們就能跟蹤和觀察它們,因為只要狗魽仔魚開始在石礁上生活,耳石礦物質的稠密度就會發生變化。」

狗魽仔魚體長一般在1mm到2mm之間,魚卵孵出之後很快變成幼蟲,然後在開闊的大海裡游動三周時間。最後找到一座可以定居石礁,牠們就在這裡繁殖後代,度過其短暫的一生。雌性狗魽仔魚25天後就可以產卵,總共大約排出400個卵。而雄性蝦虎魚的工作就是時刻保護這些易受攻擊的卵。

狗魽仔魚的生活習性很特殊,牠很喜歡和其他動物同巢共穴。牠們同穴期間,往往會充當其他魚族的清潔工。牠會把同穴魚族身上的寄生物吃乾淨。狗魽仔魚亞科的魚,一般都會注意保護自己產下的卵。牠常常把卵產在甲殼內、或者產在岩石下方不易被牠物吃掉的角落裡。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