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

老人之吃非比尋常,中國人的小吃聞名於世,退休前後有許多老外找我話別。為答謝他們得好意,招待牠們吃一頓傳統小吃,好讓它留下難忘的回憶。

從植物園走出來,附近有許多好吃的店家與攤販。每下班下課時間裡,有吃的地方都會出現圍住攤位的人潮。

一位阿桑在賣水煮魷魚,印象裡我的高中時代最常光顧。當時已經發好的整條魷魚只賣廿元。學生較窮,一尾之價負擔不起,通常是三、四人合買一條。

當時的攤車女主人,背上揹著小孩忙碌的工作。旁邊還有一位年紀大約四、五歲的小男孩,就在一旁默默的幫著收拾碗盤。間或空閒裡,他便將母親燙好、切好的魷魚,迅速的端上桌給客人享用。

小孩勤快不說話,一付大人模樣見之令人心酸。水魷魚就是魷魚乾,與發粉一起泡水漲發之後的成品。它的魚身泡水可發漲大一兩倍。份量看起來好像很多,其實吃起來還是不多。

小攤處理水魷魚方法非常簡單,她將客人選好之魷魚去頭去骨,魚身用刀畫出斜線交叉,再用平常切菜的刀法,將魚身切成一指寬之小塊。魷魚頭切成小段,然後將切好之魷魚塊,放入燙麵用的小竹簍內備用。

等待鍋水滾開之後,將魷魚帶竹簍一起入內汆燙,約模一分鐘左右出水,甩乾水份倒入盤內端上桌去。桌上備好的沾醬,有辣椒醬或蒜蓉醬油,後來又有九層塔醬油或哇莎比任君自己選用。

滾水燙過之魷魚,因有切法之加工,燙熟出水變成花開模樣,視覺口感雙重享受。趁熱沾上自己喜歡的醬料,送進口中咀嚼再三。口感鮮脆彈牙,一塊接一塊不想停筷矣!

吃罷水魷魚,再走兩步路就是涼水攤。它是一輛手推式小三輪車,車上放著一個大型的長筒玻璃缸。玻璃缸內分四格,紅的汁液是酸梅、黃的是鳳梨、白色則是檸檬、紫色是葡萄。形形色色,十分醒目。

丟個兩角錢鎳幣在桌上,老闆立刻問你要哪種冰水?然後熟練的拿起玻璃杯,倒入一湯匙純菓汁,加點糖水,再舀出大玻璃缸內的冰水,對成一杯涼水。小小一杯三、四口喝完,打個冷嗝,反身踩著夕陽回家真是愜意無比。

大夥一路呼呼嚷嚷,聲浪巨大引起旁人側目。這座植物園興建於日據時代,由於範圍不夠大,因此在植物之收集上,比不上任何亞洲區之植物園。

在人口聚集的都會區內,有了這塊綠色之肺後,市區內的空氣乾淨多了。早年一到盛夏,園內之荷花池中綠浪滾滾。待那荷花盛開時期,遊人如織摩肩接踵。小孩子放縱的叫喊聲充滿園區,他們自由歡唱,簡直就像隻脫離了樊籠的野鳥嘛。

由於時值暑假,到處都可見到,頭戴大盤帽頂著和尚頭的高中生。再睜眼看個仔細,身畔幾乎都有個頭髮中分齊耳,身著白衣黑裙的青澀女孩子陪伴著。

在那年代之社會尚屬保守封閉,男女談戀愛都嘛暗中進行的。那時候,都市裏所有的公眾場所如電影院、公園、或圖書館、處處可見清稚戀人,成雙成對的在樹蔭下、荷池邊、或公園長椅上坐著談心。

而這些公共場所,就成為他們的約會地點。因為,父母每天忙著為糊口而忙碌,那些場合是家長們很少會去的地方。戀人離開約會地點,找個蔭密處換回學生裝,略加整理後便大搖大擺的回家啦。

每年七月一到,台灣海域的透抽開始活躍起來。此時之透抽,不論生吃熟吃都很對味。我是個幸運的饕客,每年七月,我必定呼朋引伴去南方澳找阿好姨,因為在她家裏,可以嚐到現撈新鮮美味的透抽。

年年如此,從未間斷。我很喜歡吃軟足類海鮮,如花枝、透抽、和小卷等等,但我對牠們並無深切的認識。不僅如此,還常將牠們搞混了呢。

這一日,我和兩位朋友來到南方澳,恰巧遇上阿好姨的長子出海歸來。久未見面的大表哥,如今已是個熟練的討海人了。他那健壯的體格,在大海上歷練過後,顯得更結實穩當矣。

大表哥臉上慣見的笑容完全沒變,見到外人就是溫溫的一笑。他將今天的漁獲交割清楚之後,順便帶著一些透抽回家。一進門見到我們來,他將透抽交給姨媽之後,立即帶著我們到客廳去泡老人茶。

兄弟倆正談得入港,阿姨探出頭來問我,新鮮的透抽要如何吃法?我說客隨主便,阿姨又消失到廚房去了。此時,我抓住機會要表哥把軟足類的透抽、小卷、花枝與軟絲仔做個深入的介紹。

原本個性木訥的大表哥,一談到漁產便滔滔不絕。他說:「軟足類家族很好辨認。」喝口茶後他繼續說:「透抽又稱為『真鎖管』,牠盛產於宜蘭龜山島海域。每年的七月是牠的盛產期,身形細長尾端較尖,其口感比較柔軟。」

大表哥頓了頓又接口說:「軟絲載有稱作『軟翅仔』或叫『柔魚』,牠屬於遠洋軟族類。棲息地在馬來西亞或菲律賓海域,每年的3-5月是其盛產期。牠的尾端呈圓弧狀,肉身較厚,口感軟中帶著鮮甜。」

大表哥說:「由於軟絲仔都是進口貨居多,故其販賣價格上較貴些。」話說至此他又停頓下來,幫大加到滿茶後才開口說:「至於小卷嘛,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鎖管』。牠的棲息地在澎湖海域,盛產期再每年的七月份。小卷的體型較透抽短,但中圍比透抽胖,肉質較硬,很有嚼勁。」

大表哥一介紹完畢,馬上又恢復他的木訥,僅在一旁默默的泡茶和敬茶。之後,他取出一包魷魚乾給大夥配茶,甜甜中帶點腥鮮味,與那茶水相當搭調,大夥競相取食不想罷手咧。

大表哥的漁船僅在宜蘭近海捕撈,每年七月透抽盛產期間,他的出海頻率倍於平常。我常笑他說「捕撈一季吃一年」,木訥的他卻會回嘴說「不這樣娶某本哪裡來。」兄弟鬥嘴互虧的場面,常讓姨媽在一旁笑得嘴都合不攏來。

表哥特別疼我,只要透抽季一到,立刻就會用電話邀我過去嚐鮮。今年我按時受邀前去,表哥對我說,今年的漁獲量不如理想。幸好這是他的副業而已,漁獲量是多是少沒啥影響。不過,以捕撈透抽維生的漁戶,那可就受不了啦。

表哥說完之後,他就帶著我去廚房幫忙。於是我藉機要求他,教教我如何挑選透抽?表哥欣然同意,首先他教我如何挑選透抽。他說:「挑選透抽先看其外觀,表皮層光滑,摸起來有點黏液,整體完好者,肯定牠就是上品貨色。」

又說:「透抽背部之薄膜必須完整,如果坑坑疤疤就不必去考慮,因為這種透抽經過冷凍,品質不夠新鮮。」

表哥說完挑選原則,兄弟倆便在流理台上處理透抽。但見表哥拿條透抽在手,一手輕按著透抽身體,另手則將帶鬚的頭部,輕輕的拉出體外。他邊沖洗著腔內雜質,並小心的將薄膜剝離。接著抽出薄而透明的脊椎骨,在將其體內體外沖洗乾淨。表哥的手法熟練,每條透抽都被處理得潔白溜溜的。

之後,他拿利刀劃開透抽身體,做了最後的清洗工作。處理好的透抽肉片,交給阿姨手上烹煮。只見她將透抽切成細條,放入舖有生菜的白瓷盤內,一盤生鮮透抽的沙西米就完成啦。其餘透抽與蔥薑辣椒同炒之後,勾上薄芡裝盤上桌。

另外還有剩餘的透抽,將牠打成魚漿加些番薯粉攪拌呈糊狀,然後鍋少開水,將魚漿放入木製長桶內,趁著鍋水滾開之際,擠壓成長條作成魚麵。姨媽手巧善烹飪,半頓飯功夫已將其作品擺滿了一桌。

這頓透抽大餐別開生面,讓我開懷的大啖大吃填滿一肚。而在這頓豐盛的海鮮大餐裏,不僅讓我能夠及時嚐鮮,吃到南的一遇之美味,而且還讓我暸解到許多有關軟足類的生態知識,一石二鳥收穫良多是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