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海真的很頑固,別人叫他不要做,他偏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就好像當年考大學,爸叫他讀醫,他不肯,偏要選甚麼海洋科學系,只肯把醫科放第二,安撫老爸。爸心中忐忑,怕吳澤海考得太好,入第一志願,又怕成績不及,名落孫山。好了,到成績出來,吳澤海得到五科優,順利考入海洋科學系,氣死老爸。不過都算了,好歹考入香港大學,家中出了第一個大學生,惟有勉強接受。
  吳澤海喜歡海,那時大埔未填海,元洲仔還是臨海鄉村,有不少漁船。那時他們一家住在船上,生活在天天搖晃的家,吳澤海自小已覺得,那像躺在搖籃般舒適安詳。他每天很早起床,朝朝見到太陽自海中升起,食過早餐,準備一下,又是上學時間,要上學便不能跟爸媽出海了,吳澤海最期盼星期六日。每個星期六朝早,他興奮,因為可以出海,每個星期日黃昏,他失落,因為捕魚而歸,明天要上學,還要多等五天才可以再出海。
  六十年代的吐露港還很乾淨,個子小小的吳澤海看著爸媽與工人撒網,漁船往前進,過了半小時拉起網,便看見滿滿的漁獲。那些魚、鱲魚、泥鯭、黃魚……在日光下鱗片閃閃發光,煞是好看。吳澤海當天的工作是分辨不同種類大小的魚,把牠們安安份份地放入該進入的木桶,好等上岸賣過好價錢。魚腥他不怕,只怕魚鰭有刺扎手,起初揀魚時手忙腳亂,往往不小心傷到手,不過熟能生巧,很快他就做得又快又好。坐在小凳上揀魚,聽到生猛的鮮魚仍在甲板上跳,發出啪啪的聲音,船劃過海浪有沙沙之聲,加上引擎的噠噠聲,「那是大海的音樂」,吳澤海對坐在旁邊的媽媽說。
  吳澤海以海為家,天天看著潮漲潮落,波浪的律動,直至他住進大學宿舍。大學三年,他很享受學習時間,不過更期待禮拜日回住家艇生活的假期。他與系內教授很投契,最喜歡的就是白髮蒼蒼的周兆祥教授了。周教授是本地珊瑚、海藻及海洋生物權威,他寫了幾本專書研究香港的海洋生物,凡要研究本地海底生態的學者都要拿來參考。周教授不會紙上談兵,只會身體力行,為了近距離研究海洋生物,他早在六十年代已經到英國學潛水,又考了潛水教練牌照,他要親身下海,又要培育一群愛徒下水,是本港潛水界的先驅。在周教授循循善誘下,在大學第一年暑假,早已懂得游泳的吳澤海戴上潛水裝備,花上兩個月學懂潛水,他熟水性,有先進的裝備幫助,在海中活動真的如魚得水了。每次與周教授下海,他更接近大海的聲音,雖然戴上耳罩,不過仍然隱約聽到海水或緩或急的流動聲,每當游入魚群之中,魚兒強橫地激起的波動替海底添上生命力。在吳澤海耳中,海洋充滿不同種類的音樂,波流與水底生命其實都是樂師。
  三年大學生活很快過去,不過不只學習時代,還有很多吳澤海珍惜的物事都消失了,譬如元洲仔在填海後變了陸地,爸媽說吐露港太污染漁獲減少,他們只得轉行上岸打工,最可惜的,就是政府利誘艇戶上岸居住,承諾分派公屋給漁民,爸媽為了生活穩定,變賣住家艇,整家上岸了。吳澤海的新居距離岸邊有四五條街,可以看到遙遠的一角小小的海,不過再也聽不到海的聲音。在他未畢業時,爸媽便問他想繼續升學還是出來工作,他們一直希望高材生兒子可以多讀書,將來放洋讀個博士回來,再在大學找份教授工作,光耀家聲,但寶貝兒子很快又令他們失望,吳澤海說,他在環保組織找到一份海底生態導賞員的工作。事已至此,吳爸吳媽只得無奈接受,他們知道兒子一向有過份的主見。
  雖然以後都不能在家中聽到海的聲音,吳澤海可以在工作時聽。他不論冬夏,每天都帶有興趣了解香港海洋的市民入西貢牛尾海。在夏天時浪比較大,水較混濁,冬天天氣平靜,水反而比較清,海底一望無際。不過冬夏海底的聲音是兩個世界,冬天時整個海底的生物都被凍得凝固了,非常寧謐,只要有一尾小魚滑過,即使小小的聲音,也會像有無形的擴音器把它擴大,在浩渺的海中顯得異常空靈清脆。夏天就不同了,海浪被夏風攪起,牽引到海底,捲起澎湃的聲音,加上各種生物都很活躍,聲音構成海底交響曲。海底四季之景不同,四時之聲亦有不同。吳澤海以往只在海上聽海之聲,現在天天深入海心聽音樂,滋味雖不同,也令他快樂不知時日過,很快就過了十多年。
  萬物無常,吳澤海每日浸在牛尾海的水,很熟悉海的性格,只是這幾年他覺得海變得沈默起來。以往除了海波的流動之聲,還夾雜不少海底生物的游動聲音,慢慢生物隱沒了,聲音也沈寂起來。吳澤海與同事找到幾份資料,才明白原來全世界每日都有大量污染物沖進海中,滋養了海藻,令牠們大量繁衍,藻類用光海中氧氣,令其他生物窒息。這些沒有氧氣的海域就是死亡之海,香港也有三個,牛尾海是其一。吳澤海發現海底愈來愈荒蕪,就像海中沙漠,以往他帶團到海中,總見到無數的魚蝦蟹海草珊瑚在他們面前花枝招展,五聲陳雜,現在偶然見到幾尾小魚已經了不得,海草枯死了,珊瑚又發白變脆。夏天的海仍有聲音,那是波浪的物理聲音,卻缺了生命之聲,那像死亡之聲,到冬天就更慘了,整個海波浪不興,一片死寂,只聽到自己耳鼓撞擊海水的嗚嗚聲。
  吳澤海頑固,別人叫他不要做,他偏要做。現在牛尾海可以觀賞的生命差不多絕跡,海死了,沈默了,來參觀的客人愈來愈少,吳澤海仍然做海中導賞員,寄望有一天可以再聽到海洋的聲音,不過他的薪金愈來愈少,誰叫他工作的環保團體捐款不多,海底導賞團的收入又不爭氣?
  吳澤海雖然頑固,有一天他也敗陣下來,以後不能再聽到海的聲音,哪怕只是沒有生命的波浪發出的死亡之聲,他在新年前夕帶過僅有的幾位客人參觀完海底,剛回公司,就得悉經費不足,上司要取消他的職位。聽後,吳澤海沈默得像海洋的聲音,耳蝸卻有嗚嗚之聲,彷彿浸在水底時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