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古蹟都會走向一種命運
--義大利環境藝術家Giacomo Zaganekll於好地下空間的展覽「老靈魂」標語


「拆遷」有兩種方式
果子與皮分離的比喻是一種
一種是過季了無聲的
遺落在原地

廢墟是給建築老去時的暱稱
雨水、青苔與結隊的蟲族
從你的記憶搬遷走
建築原本的名字
令它成為一張沒有主人的臉

它曾是你的家鄉
但你再也看不見它
「大部分的古蹟都如玻璃
變得模糊,被時間
呼了一口蒸氣。」
走向不被打卡、在標示上失蹤的命運

無事可做的遲暮
借用風的喉嚨喋喋不休
每個廢墟都等自己變成樹
縫隙裡種下籽,等待一株植物在內部爬行
等歸來圍觀的人
回望遺棄瓦礫、紅磚與燕尾脊
想起這是曾座莊園,誰的官邸

「認路」有兩種方式
果汁的顏色裡認出果子的比喻是一種
另一種是走有麵包屑的路
駝著背,沿途踢著石子
踢回夕下你與舊宅
共度的童年



備註:
聆聽了義大利環境藝術家Giacomo Zaganekll的講座,他講述自己的藝術品,並非博物館裡的,而是旅居與當地人聊天幾個月後,將當地的老文化變成幾何展品,放置在廣場,村人可以從記憶裡辨別出這個符號,聚集於此,例如:麻豆的蕭壠文化園區的展品,他先參與完整蔗糖過程,決定採用甘蔗作為展件素材。他認為環境藝術是一種公共財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