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行腳隨筆331-V型手勢趣談』

  這日我在拉哥斯辦公室閒坐,黑人乾女兒葛洛莉雅抬頭問我:「爹地!為甚麼台灣人照相時喜歡做"Ya"的手勢?」我笑著對她說:「可能是他們的習慣吧?」乾女兒聽完答案,臉上是一付欲言又止的反應讓我十分納悶,於是追問她:「有啥不對嗎?」它遲疑好一會,這才訕訕的告訴我說:「我也說不上來哪裡不對,只是我們這裡的習慣,比這個手勢是告訴對方:"我想和你外遇的意思嘛!"」

  天啊!這下代誌大條啊啦!我覺奇怪但又不知如何回答?急中生智,於是我便振振有辭的對她說:「它不是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人所說的『V』字嗎?」她嘴裡連說:「No, No, No......這個手是在奈及利亞很早就有,甚至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枉費我常自誇跑遍天下,卻沒想到這個小小手勢,竟然把我搞得暈頭轉向。原來台灣人比出勝利的「Ya」手勢,在奈國卻是如此尷尬的動作。

   "Ya"這個手勢早已成為世界語了,它是源自於英國。因為"V字在英文中,它是代表了勝利"Victory"的意思。所以"V"字手勢,它是在向人表達「勝利歡欣」之意。不過用此比出手勢之時,必須手指背向自己,如果比反手指面向自己,則是一種藐視對方或者向對方挑釁的意思。但在希臘用此手勢之時,必須把手指背向對方,否則就表示你在污辱或輕視對方,因為"V"字在希臘是「惡魔」的意思。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公認,"V"字就是「勝利」的意思。它的來源始自於比利時,時間約在1941年,一種"V"字運動悄悄的在比利時大街小巷萌芽。時過不久,這個運動很快便風靡了整個歐洲大陸。這種以手勢或符號做為運動形象的活動,像一條無形的鏈條,迅速的將歐洲各淪陷國家民眾的思想、情感和信念,結合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而這股力量,震撼和瓦解了德國的心理防線。

  此項運動活力越來越強,因而引起希特勒及其統帥部極大之驚恐。儘管他們派出許多秘密警察與情報人員箝制,但仍然無法阻遏這股力量之滋長。此項運動的發起人名叫維克多德拉維利(Victor Auguste de Laveleye)的比利時人。他當時正在英國廣播電臺工作,每天以「不列顛上校」的名字,鼓動比利時同胞起來反抗德國納粹的佔領。他積極鼓勵版佔領國人民,團結一致共驅外侮。

  維克多的"V"字運動,首先得到了英國首相邱吉爾的熱情讚揚和大力支持。他帶頭在公共場合使用"V"字手勢,不論是發表演講或者會見客人,他都會習慣地打出"V"字手勢,並且還會向人們解釋它的含義。這個"V"字流傳至今,好壞手勢各有解釋,而且在許多國度有他們像徵的意義。手勢固然可以拉近距離,同時也容易融入團體。用對了自然無話可說,用錯了則會失禮。

 如同"OK"的手勢,雖然它普遍流行於世界各地,但它因地方不同而會有不同的意義。比如在日本它是代表「金錢」的意思,在法國則是象徵對方是「廢物」。如果是在巴西和德國,它則具有「淫亂」之含意。使用"OK"的手勢之前,您必須先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如此方可以避免表錯情而遭受到鄙視待遇。因是之故,在下奉勸各位,即便您如何熟練手勢,但須入境問俗,以免鬧出笑話或引來禍端。 【完】